为了证实360确实要造车,其他消息也纷至沓来,如在不久之前,周鸿祎现身在上海车展,参观了哪吒、零跑、极狐等品牌的展台,并自称自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并据第一财经援引一位哪吒汽车内部人士消息称,360与哪吒汽车方面接触已有2个月之久,周鸿祎并曾带团队到哪吒汽车工厂调研和体验汽车产品。
事实上360对于汽车行业产生关注的消息,可以追溯到2015年7月,几个月后,一条与智能汽车相关的微博出现在360公司官微中:
“无人驾驶,智能钥匙,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自带wifi,语音调控……未来汽车一定是互联网智能硬件与现代化汽车的完美结合。…你们想象中的互联网汽车是什么样子,将你们脑中的想法说出来,说不定360会满足你的期待。”
那时,这条微博最后的一句话就让外界猜测360对于造车是充满野心的。随后的几年里,虽屡屡有360将与车企合作的消息爆出,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这一合作的正式官宣,让外界确认了360造车的野心,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多的疑惑,造车究竟有什么魔力让360不愿意错失这个机会?360入局造车的背后又有着哪些考量?
造车,是需要泡沫的
“科技行业都是有泡沫的,我认为好的泡沫胜过没有泡沫。”
在周鸿祎看来,当初没有互联网的泡沫,那么可能也没有中国互联网今天这20年迅猛的发展,也正是因为中国互联网这20多年的发展,让我们现今的生活变得如此便利,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诞生,让我们国家在汽车行业实现了弯道超车。而随着智能汽车的不断发展,企汽车行业也迎来了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而在这个时代中,互联网厂商在汽车行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自动驾驶产业报告指出,在传统的汽车生产中,硬件占据了整车价值的90%,软件仅占据10%。但是未来,软件所占的价值比例将提高到40%。
麦肯锡则预测,到2030年,汽车在软件和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千多亿美金。其中,汽车软件市场将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840亿美金。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帮助,如果传统制造车企还是按照传统造车的思路,只把发动机换成了电动机,把油箱换成了电池,这虽然是一个改良,它不可能成为一个颠覆式的创新。”
而如果让传统车企再去走一遍互联网公司曾经踩过的坑,则也可能会让我们国家错失智能汽车发展的一个机遇。
在周鸿祎看来,IT产业在过去十几年所做的所有准备可能都会在智能汽车上以及智能汽车的产业链上下游中爆发。这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大机会,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