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人、车、货最后都变成数字个体,完成最优匹配

会后,张浩接受了搜狐科技的专访,对车货匹配背后的技术难点、货拉拉“人车货深度数字化”的具体做法、货运与客运的区别、提升司机和用户安全的技术解决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提到货拉拉,你的第一印象或许是去年在网络上爆火的段子。这个关于“货拉拉”拉不拉“拉布拉多”的问题,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互联网货运行业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的“车货匹配”问题。

互联网客运行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高峰时段打不到车的情况常常发生。而对于货运来说,情况却恰恰相反,司机可能长期“趴在路边”,接不到活(订单)。体现在货拉拉平台上情况就是,车的供给(包括数量、装载量等)是动态变化的,加之货物多种多样,两者的匹配也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张浩对搜狐科技表示,货拉拉目前的解决方案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自由”,即避免强制派单模式,交还一部分自由度给司机。“我们首先会根据司机当前的位置、车型、历史订单特征,通过算法、产品和运营等多种手段综合的方式,将合适的订单发送到司机端。然后,司机再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接单时间,选择自己愿意接的货物。”

但这只是货拉拉解决“车货匹配”问题的初版方案。张浩向搜狐科技透露,通过三维视觉技术了解货物的品类、大小和重量,进而派出合适的货车,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专业的物流公司通过昂贵的测量设备,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货”的问题。但作为一家互联网众包公司,货拉拉可以利用的测量设备就只有司机的车载设备和用户的手机。“随着手机硬件性能的提高,(手机)摄像机分辨率的提高,这个问题可以逐渐得到解决,我们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尝试。”

当然,解决效率问题的前提,是司机、乘客和货物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此前,货拉拉曾表示,希望今年年底,货拉拉车载设备“安心拉”智能行驶记录能覆盖50%以上的业务,在搬家每日超过1000订单的城市将会做到100%的覆盖。

张浩向搜狐科技表示:“我们希望司机小哥们,能够在接单过程中使用车载硬件录音、录像,只有这样,才能百分之百实现事后勘责和追责。”

除了对订单过程有所记录外,张浩表示,货拉拉也会对司机和用户的前期准入上做更多的工作,如与公安机关和车管所合作,加强对车的资质、司机的资质审核,以及对不良用户的管控。“所有技术手段再加上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相信(货拉拉)的安全问题会有很大的提升。

上述谈到的内容只是货拉拉技术战略的缩影。张浩表示,在未来,货拉拉将会对人、车、货进行深度数字化。

在人和货的数字化上,货拉拉会首先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深度挖掘,对用户货物的品类、重量和尺寸、运输路线、服务习惯等作出精准的预测。

在对车的数字化上,车辆加入平台时,首先要对车的营运资质等合规性问题进行严格的审查,在业务进行当中,通过车载设备对整个订单的过程全程进行监控。车载设备除了能提供车辆的精准定位之外,车载摄像头还可以知道司机有没有疲劳驾驶、危险驾驶,货物是否有违禁品等,通过车载设备来实现车的数字化,同时也让运输变得更安全。

“我们希望人、车、货最后都变成数字个体,在平台上实现最优的匹配。”张浩总结道。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