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些扫码支付强制收集消费者信息,或者要求消费者关注其微信公众号等,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权。根据民法典,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授权外,收集、处理个人信息应取得本人同意。何况,一些商家有擅自收集个人信息的“胆量”,却没有保护好这些信息的能力,让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暴露在风险之中。
可以说,扫码消费看似是小事,但经营者擅自设置扫码消费门槛,却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的侵害。对此,既需要消费者敢于说不,也需要消费者协会帮助消费者依法维权,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应规则,制定有关标准,杜绝强制扫码,提供人工缴费及扫码缴费等多种服务方式,支持现金、电子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这样才能让扫码消费变得简单而轻松,让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