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保持飙升势头

在沙漠腹地、在楼宇外墙、在农家鱼塘,一块块光伏“蓝板板”,将清洁电力送向千家万户,有的还成为老百姓的“阳光存折”。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48.2吉瓦,同比增长约60%,累计装机规模已达253吉瓦;在制造端各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6%、19.7%、22.2%和26.4%。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来得非常不容易,可以说是‘逆势而上’,超出了行业预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介绍,到2020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新增装机量、多晶硅产量、光伏组件产量,已分别连续6年、8年、10年、14年位居全球首位。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130吉瓦,同比增长13%,“虽然受疫情影响,全球光伏市场仍然保持了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光伏市场的恢复性增长。”王勃华说。

进出口方面,2020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197.5亿美元,受到疫情、产品降价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5%。尽管出口额有所下降,组件出口量仍然同比增长了18%,硅片和电池片出口量也基本和去年持平。“十三五”时期,我国多晶硅进口比例持续下降,2020年的进口量同比下降30%,自给率已达到近80%。

去年光伏行业发展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即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环节,产量排名前五企业在国内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87.5%、88.1%、53.2%和55.1%,同比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不过也应看到,当前光伏行业发展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产业链供需紧张。去年以来,硅料、光伏玻璃、背板胶膜等出现紧缺,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各大企业已经开始签订长单,保障产品供应;其次,新能源配储能方面,储能盈利模式依然单一,经济性仍有待改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非技术成本占比仍然较高等也给行业发展带来挑战。

“目前随着总体成本的下降,光伏行业非技术成本占比越来越高。据统计,大约有15%的成本并非光伏企业自身能够控制,比如土地、税收等,希望加大这些非技术成本的减负力度。”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说。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