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名次跃升背后,京东显“实”力

文 / 六金
 
出品 / 节点财经
 
近日,《财富》公布了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其中,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二年居首,达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
 
从头部企业排名位次的变动情况来看,华为、京东、腾讯、阿里巴巴和小米分列第44位、59位、63位、132位和338位,进阶均十分明显。
 
国家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效显著,促进了上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更进一步,同时客观来看,不少企业也因为监管趋严、行业变化、自身不足等原因遇到挑战。不过京东成为一个例外,疫情以来一直稳健发展,今年世界500强排名更是一举跃升43位至59位,首次进入榜单前100名。
 
在很多人的眼里,靠自营模式辛苦卖出一件件货、靠物流小哥搬运一个个箱子的京东,像是个“铁憨憨”。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这个“铁憨憨”靠什么平稳前行?
 
/ 01 /
 
“实”力彰显
 
前不久的河南水灾中,全国诸多企业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受到了公众的认可。其中让节点财经印象深刻的是,灾情发生不久,京东20余辆救援车运载着第一批救援物资就已抵达河南省中牟县。
 
爱心绝不分高低,但京东的举动确实表现出这家企业的独特性,其自营商品+自建物流供应链,可以在灾情等特殊情况下迅速反应并取得实效。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与一些专注流量红利的互联网平台不同,拥有37万名员工、2100万平米仓库的京东,天生具备实体企业的基因和属性。
 
京东目前拥有数百万SKU的自营商品,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七鲜超市、京东便利店、京东京车会、京东大药房、京东母婴生活馆等数以万计的线下门店遍布全国各地。其供应链还连接着百万级的社区超市、菜店、药店、汽修店、鲜花店……
 
京东还拥有全球领先的供应链效率。今年一季度,京东将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1.2天,同比上年一季度减少4.2天,创下比往年消费旺季更快的库存周转天数纪录。这意味着,在京东产业链中经营各类实体生意的合作伙伴,其库存成本都得到有效降低,商品运营、资金周转效率都在同步提升。
 
此外,京东的“实”力还体现在纵向深入偏僻乡镇,横向跨越国际的物流能力上。
 
从2007年力排众议自建物流系统开始,京东物流用10年时间在几乎所有区县实现了大件和中小件物流的全覆盖,服务触达的行政村超过55万个,92%区县、84%乡镇的消费者可享受到“当日达”或“次日达”的高时效体验。
 
 
图源:京东物流官网
 
截至今年一季末,京东物流运营了超过10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超过2100万平方米,提供仓配服务、快递快运服务京东物流今年5月在香港上市。
 
如今,京东有37万名员工服务着5亿消费者和数百万合作伙伴,其中在前线就有20多万名一线京东小哥、客服,成为京东“速度与温度”的名片。
 
过去一年间,京东物流为一线员工支出了261亿元的薪酬福利,人均年支出近11万元,为他们提供包括商业险在内的六险一金。不仅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京东小哥可以拿到高工资,在许多平均收入不高的省份,很多京东快递员月收入也能过万。
 
/ 02 /
 
以实助“实”,才是真的竞争力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京东深谙此理。只有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小伙伴共同协作,才能共生共赢。
 
说京东是新实体企业,新在哪儿?在于他既有实体企业的基因,又有数字技术和能力,可以有效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
 
比如在轻工业的分支纺织产业中,京东京造通过小单测试 + 快速翻单的合作模式,有效帮助宁波云慕纺织品有限公司提升周转效率,降低了成本。
 
具体而言,在京东柔性供应链为基础助力下,纺织业可以做到首批生产只占预计销售量的10%-15%,将曾经一个颜色下单1000件的门槛缩小到一个颜色50件就可下单。第一批产品售卖时,工厂可以通过后台随时查看销售与库存情况,可根据尺码做到一对一的补单,确保产品不会断货。当产品上线时,还可以根据京东销售数据快速翻单,大大缩短了客户和产品之间的信息时间,也减少成本,更降低了做生意的门槛。
 
可见京东的柔性供应链和信息共享使得企业的生产计划更贴近用户的需求,大大降低企业库存风险,从而实现按需生产。在库存管理方面,也能使得上下游的提货期得到了缩短。
 
在重工业方面,京东与中联重科牵手,给予其智能化应用的支持。
 
节点财经了解到,目前京东智能客服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工程机械故障排查领域,为中联重科打造了泵送机械AI专家诊断系统。
 
在该款系统中,工程师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等交互方式,让AI专家自行进行检索,系统会给出相应的自诊断分析,即减少售后对于共性问题的重复勘察、探讨,简化了解决故障的流程,也保障了客户施工的连续性。
 
中联重科售后工程师表示:“在AI专家诊断系统的帮助下,从发现故障、寻找解决方案到排除故障,售后维修的故障诊断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目前,京东不断用自己的“实”力推进着供应链和技术服务能力向“智能制造”发展,力促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满足电子、汽车、家电、纺织、日化、食品等众多制造企业在工业4.0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助力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这才是未来整个实体经济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