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创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国家教委要求各“基地”9月20 日前上报2002——2006年的培养计划,并明确指出,现在是生命科学时代,要把握这个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造性的建设“基地”,围绕生物技术产业化对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切实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新、尖,创业型生命科学人才。校领导等对此非常重视,于9月11日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讨论”基地”建设计划并解决相关问题。
 
“基地”计划投资1、8个亿,从2003年开始招生,每年招60人。生源从在非生命科学专业完成3年专业学习和生命科学学生完成4年专业学习的优秀大学生中挑选,学生完成“基地”学习,成绩优秀者推荐免试读研究生。这样大学生可以进行第二次选择专业.“基地”老师有夏家辉院士等一大批知名学者。
 
校党委书记胡冬煦说,“基地”来之不易,建设更难,但一定得建设好。生命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的热点,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促进学校的发展。校长黄伯云说,我们需要高度认识生物技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抓住这个机遇,在基因、生物医学、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等领域有所作为。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