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起,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相继批准了辉瑞制药与德国BioNTech联合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紧急使用,人们终于看到了结束全球新冠疫情的希望。
与其他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诸多优点:首先是安全性高,mRNA不具备感染性,也不必整合到基因组,其在体内寿命可根据需要通过体外操作来实现(避免长期滞留带来危害);第二是免疫性好,目前的mRNA疫苗已较为稳定,可在细胞内进行高效表达产生蛋白质,启动高效免疫应答反应;第三,量产迅速,mRNA体外制备技术非常成熟,可根据需要快速、便捷地制备出大量疫苗。
随着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新冠mRNA疫苗上,这项技术背后曾经默默无闻的关键科学家也浮出水面,接受各大媒体的采访。她就是来自匈牙利的女生物化学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ó),今年65岁了。一 没有回头路
1955 年 1 月 17 日,卡里科出生于匈牙利东部小镇小新萨拉什(Kisújszállás)一间烧着木屑炉子的小屋。仔细检查父亲每日屠宰的猪,便是她的科学启蒙课。
1973年,卡里科考入匈牙利名校塞格德大学(University of Szeged),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理科。在大学里,她第一次在一场学术报告里听说了信使RNA(mRNA),它携带着DNA中的遗传信息,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承担着“传讯者”的角色。卡里科对这种神奇的分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8年,她选择攻读博士学位,重点研究mRNA的应用。
20世纪七十年代,基因工程诞生,不久基因治疗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但这些操作均是以DNA为目标,而卡里科却认为mRNA更有前途。毕业后,她选择了进入匈牙利科学院塞格德生物中心(Biological Research Centre, Szeged)生物物理研究所。当时,许多人博士毕业后去美国留学深造,但卡里科对此并不动心,她认为国内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遗憾的是,卡里科这个美好愿望于1985年破灭了,她被单位解雇了。
多年后,卡里科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她继续留在匈牙利国内,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充满抱怨的、平庸的科研人员。无路可退的卡里科不得不重新开始找工作。一开始她想在欧洲找个职位,但最终,她只能远赴大西洋彼岸的费城。在那里,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为她提供了一个博士后职位。
没有手机、没有信用卡,夫妇两人带着年仅两岁的女儿,踏上了异国他乡。政府不允许兑换超过100美元的现金,他们就在黑市卖掉了车,把900英镑缝在女儿的泰迪熊里偷偷带出境。卡里科说:“我们没有回头路。我们在那里举目无亲。”
1985年,卡里科在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重启科研道路。遗憾的是,首站并不顺利。四年后,她与导师发生了一次冲突,主要原因还是两人对待mRNA观念有差异。像当时的许多科研工作者一样,导师也不看好mRNA的研究。1990年,卡里科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这时,一项最新进展进一步坚定了她开展mRNA应用的决心。
也许我不够优秀,不够聪明
1990年,威斯康星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将mRNA注射到小鼠体内(doi: 10.1126/science.1690918),并检测到了相应的蛋白表达;两年后,另一个研究小组进一步在大鼠中证明,体外注入的mRNA表达出的蛋白还具有生理活性。如果这两个结果成立,就意味着采用病原体关键蛋白的mRNA,也会产生病毒蛋白,并激发免疫应答,从而发挥疫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