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618”购物节,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在预热近一周后,6月1日,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开启618活动节奏,除了消费者们迅速加入“买买买”大军,资本市场的热情也顺势被点燃。
截至美东时间6月1日收盘,中概股电商“三巨头”均涨势惊人:拼多多大涨11.58%,收盘市值1746亿美元,涨181亿美元;阿里巴巴涨2.58%,收盘市值5953亿美元,涨150亿美元;京东涨5.94%,收盘市值1211亿美元,涨68亿美元,在资本市场上,平台们先给自己过了个节。
再把时间拉回2020年,去年5月29日,京东“开门红”活动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其股价也实现了6.49%的高涨幅,同期阿里涨幅接近4%,拼多多更是大涨10.79%。
除了电商平台本身,其相关概念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例如达达集团截至6月1日收盘亦涨6.96%,公司称618活动开启以来,旗下京东到家平台总体销售额已同比增长超140%。3月22日,京东曾8亿美元增持达达进一步发力即时零售和配送业务,目前持有达达集团约51%的股份。
观察历年走势,618的资本市场开门红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为什么电商购物节的影响传导到资本市场的表现这么明显?
商品市场赚钱,资本市场吃肉,平台患上“618”依赖症
目前来看,“618”这个概念除了被消费者惦记,也被资本市场盯着。不过,618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肯定不是来自于像低价扫货一样抄底股票。
首先作为销售行为最核心功能是,带动全年GMV和营收增长。以京东为例,2020年第一季度,京东的营收为1462.05亿,而在618大促的第二季度,相应的数字上升到2010.54亿,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拥有两个最大购物节的Q2和Q4几乎已经成为电商平台分季度营收的高点。
在三大平台的最新财报中,仅计算电商部分,今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电商营收1613.65亿元,京东零售营收1857.96亿,拼多多营收221.67亿元。第二季度,在提前进入618节奏的情况下,这个数字或许将走出新高。
其次,通过纯电商业务,平台们能为周边业务带来流量,拉高发展预期,比如京东与达达一个发力线上,一个在本地生活方面开展活动,同时京东物流也往往在618时进入大考,还有三巨头都决心要抢下的社区团购——阿里巴巴的淘宝买菜,拼多多的多多买菜,京东的京喜拼拼,在流量引导或业务活动中都将与618产生协同。究其原因,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拼多多CEO陈磊曾表示:“我们通过多多买菜看到了消费者旺盛的需求。”
618等购物节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变消费者心智,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在客单价和消费金额上获得新的增长。
除了面向消费者,对于平台们来讲,怎样在618这种数据量极端庞大、业务体系复杂程度进一步提升的电商场景中,去做好B端业务、服务好商家和品牌方,会影响到品牌开展商业活动的侧重,间接影响到服务的营收。拼多多一季度财报中透露,平台在线营销技术服务收入为141.115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大增157%。
增值服务的潜力挖掘也不容忽视,京东plus和淘宝88vip均推出了会员专属的优惠,试图进一步提高付费用户的消费意愿和粘性,同时转化出更多的付费用户。天猫不但多次强调会员权益,88VIP还拥有了多领520元红包的福利,而且在今年618的启动会上,天猫官方表示希望本次618能够获得500-600万的新会员。京东的plus会员则在去年10月突破2000万大关后,依然具有消费上的优势,京东也给出了“超级购物卡”等增值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