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卫生厅黄庆道厅长介绍,从2002年11月16日至2003年2月9日下午止,广东省发现305例非典型性肺炎,其中,医务人员感染发病共105例,占全部发病人数的34.4%,主要是医生、护士、护工等。发病尚未停止,估计还会有发病情况出现。各级领导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医院要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不再增加医护人员感染发病。据介绍:医护人员是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防护不够,加上医护人员为抢救病人不得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导致被传染。从本次非典型肺炎,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传染病的一些特点:人群普遍无免疫力,无快速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来势凶、传播快、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由于猝不及防染病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工作中被病人污染的血针头刺伤,不幸感染血源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治疗结核病人时未进行必要的防护导致感染结核。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计:医务人员大约有2-40%暴露于HBV,3-10%暴露于HCV,0.2-0.5%暴露于HIV 阳性病人的工作环境中。
随着老传染病如结核等的重新抬头、新传染病如HIV的出现,社区医疗如福利院,家庭病床及院外急诊救治等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医疗保健人员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他们面临的各种传染病压力会越来越大,这也给从事感染控制的人员提出了一项新的课题,即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医务人员。
从本次非典型肺炎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供广大医务人员参考:
1、 加强对新、老传染病的认识,加强健康与安全教育、常规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查而减少危害性;
2、 定期健康检查;常规预防接种;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