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ARM版MacBook选定一个最佳的首秀时机,那么WWDC肯定榜上有名。距离秋季的iPhone发布会还有三个多月,不用担心关注度被后者抢走,提前公布相关信息也能让开发者做好准备,等到年底上市时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应用和生态。
苹果不断在提倡应用“一次编写多处运行”的概念,以身作则将iOS版新闻、股票、语音备忘录、家庭应用完整带到macOS之后,又提供了Project Catalyst以及对应的UIKit接口,帮助第三方应用从手机平板来到电脑屏幕上。
除了软件上的未雨绸缪,ARM版MacBook能被广泛置信的另一个原因便在于苹果的芯片研发能力。从iPhone 4的A4芯片开始,苹果已经积累了十余年的ARM架构研发经验,而且从历代苹果A系列芯片CPU性能领先于同时代竞争对手可以推断出,用于MacBook的ARM芯片也可能表现不俗。
自2005年从PowerPC架构IBM处理器切换到x86架构英特尔处理器以来,包含MacBook在内的苹果个人电脑业务经历了相当辉煌的15年。在同样规格的笔记本中,MacBook是设计最出众显示表现最好的,在同价位笔记本中又具有了影音处理等平台优势。
MacBook切换到ARM架构,或许是出于苹果希望做得越来越轻薄的理念。乔布斯从文件袋中拿出MacBook Air的瞬间,刷新极限的12英寸版MacBook,都展现了苹果的探索欲望。想要把轻薄进一步推动下去,采用ARM芯片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ARM架构低功耗的优势,使得设备的散热压力大幅降低,在MacBook的体积下别说是去除热管,单纯依靠被动散热就能应付ARM架构下性能释放需求。移除掉散热结构后能进一步控制体积,而且性能和续航也可以得到保障,几乎是最好的选择。
失去的不只是英特尔芯片
英特尔在处理器制程更新上的艰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下PC行业的困境:市场增长机会被手机和平板分走,设备更新周期拉长,用户对移动性和续航的需求又缺乏满足。一部分厂商选择转用成本相对更低的AMD处理器,性能更强的同时还能分出预算去提升产品的其他部分。
在MacBook上尝试ARM芯片,则是极具苹果风格的做法。采用AMD处理器也不能从本质上改变MacBook体验,仅仅是帮助苹果降低生产成本,而苹果往往更倾向于能够提升用户体验的做法,比如说降低厚度重量并提升续航。
更何况,光是苹果A系列芯片的性能,就已经追上了部分移动平台版本的英特尔处理器。以Geekbench测试项为例,苹果iPad Pro 2018款所搭载的A12X芯片,已经在单核性能上和同年15英寸版MacBook Pro所用的6核酷睿i7接近,多核性能也相差不远。
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苹果在2019年Q3出货537.6万台,占当季全球OC市场的7.6%。市场份额排在联想、惠普、戴尔之后,增长相对其他品牌有限。苹果却更能抓住用户青睐,美国用户满意度第一的电脑品牌便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