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WAN口和LAN口分析

在家里使用时,路由器WAN口使用的IP地址为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静态或动态公网IP地址,而LAN口所使用的IP地址则是局域网中分配的内网IP地址。因此,每一个路由器都会拥用一个私有IP地址,这样既可让路由器充当局域网中的网关,也便于网管对路由器进行治理。宽带路由器的路由功能就体现在wan口IP地址和lan口IP地址之间的数据路由上,通常我们根据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接入方式来设置WAN口的网络参数,通常有静态IP地址、动态IP地址或PPPOE等方式,它与网络运营商的接入设备处于同一个外网。而将LAN口的IP地址则设置为本地局域网内的IP地址,通常是我们自己可以在宽带路由器上自行设定的IP地址,LAN口下所连接的计算机组成一个“本地网”,路由器的LAN口IP地址是这个网络的网关。

再详细说说数据在同一个路由器上wan口和lan口数据是如何走的。其实这个过程就是NAT的一个过程。NAT技术的出发点事为了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提高现有IPv4地址利用率,但他们的实现机制不一样。VLSM和CIDR也是这个目的,他们是通过调整子网掩码长度。而NAT技术通过允许组织内部网络使用非全局可路由IP地址的用通过地址转换为全局可路由的IP地址来访问Internet,以降低对公网IP地址的需求。

NAT就运行在位于内外网之间的路由设备上,在内外网用户之间通信时对数据包中的地址进行转换。

主要用于三种情形:(1)无足够的公网IP地址可用时(2)重构网络IP地址部署(3)实现简单的TCP负载均衡。

我们这里用家庭网络来做举例,家庭内部网络的机器都是接lan口,通过lan口向外部网络发送数据包,首先发送一个请求到默认网关,其实就是cpu上的lan口,这里我们这么理解,一般的路由器上的网关就是指cpu上的lan口,它一般通过交换芯片扩展出4个lan口,这些lan口就是平时使用的那几个lan口。路由器在分析下面发送来的数据包后,检查数据包中的内网IP地址时会检查设备本身的NAT地址转换表。在找到相应条目后,把源地址也就是本来的内网IP地址换成wan口的IP地址,目的地址不变,发送到外网上去。外部网络接受到数据包后,会解析出数据包中的路由器wan口IP地址,将响应数据包返回到这个wan口IP地址,发送回路由器。路由器将这个返回数据包中目的地址(wan口IP)NAT转换为内网IP,最终共完成整个数据包的发送和接受。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