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还有多少?打印厂商至关重要的技术

用户常用的喷墨打印机经常抱怨墨水不够用价格昂贵,动辄系统提示墨水不足,换个墨盒动辄上百元。有些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即便系统提示墨水用完但依然可以打印,这难道是厂商为了加快用户换墨盒提升收益的小猫腻么?喷墨打印机如何检测墨盒容量?为什么墨盒容量监测并不准确呢?各大厂商对于墨水监控有何不同之处呢?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墨盒多带芯片,这种芯片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其实很多品牌带芯片的耗材专利中指明:芯片是存贮装置、记忆装置、记录消耗量装置。没有芯片以前,通常靠目测墨终,不提前予报“墨终”信号,可能会造成打了一半,耗材用尽而丢失实时信息。芯片作用是防止打印头在无墨水或无墨粉情况下运行,保护打印头。

为了防止打印过程中突然墨终,利盟从1998年开始使用芯片,HP从2001年开始使用芯片,2005~2006年又有50多种打印机使用了芯片,后发展到几乎所有厂商打印机上均使用了芯片,全球形成了打印专用芯片企业群体,一批耗材芯片厂也就应运而生了。

发展芯片功能日趋复杂,有的识别码元序列长达128bit,最近密码长达192 bit,要破解密码难度越来越大;有的功能扩大到识别是不是原装耗材;有的耗材与打印机有联系,当识别不是本公司耗材时,锁定了打印功能,并记录该打印机使用了非原装耗材,机器不予保修,使维修书成一纸空文,为厂商制定免责条款和霸王条款提供了依据。

 

与一般人想象中的不同,通常耗材上的芯片为一次性使用,厂商迫于全球提倡3R(Reuse、Reduces Recycle)的压力,有的也将芯片设计成限定加粉次数。 芯片作为耗材使用量记忆装置,理应可以改写或清零厂商由于欧共体WEEE的严格规定,芯片在欧洲是可以重写的,但。。。在差异化竞争的驱使下,芯片越来越复杂,并成为对付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2000年打印耗材中用芯片问世不久,美国《Computer》杂志评述全球最差的五个产品中***个就是带芯片的墨盒,认为该厂商无以伦比的技术,可能要毁在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上。

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虚构了一个故事,某汽车厂在油箱上放一芯片,专门识别汽油的密码,当发现不是本公司汽油,就关闭发动机,尽管在汽车上没有实现,但在打印机上,这项功能已经实现,靠芯片构筑技术壁垒,抵制代用品的介入。

实践证明,芯片是开环控制的,当有芯片的墨盒发出“Inkout”信息时,余墨量高达30%以上,芯片并不真正地反映含墨量,各国消费者投诉有芯片的耗材,对不能物尽其用的芯片造成耗材浪费。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