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双通道,算是目前非常成熟的一项可选技术了,并不需要额外付费,轻轻松松就可以自己搞定几乎双倍的内存性能,高端平台比如Intel的X99、X299以及AMD的X399都可以支持到***四通道,性能翻四倍的诱惑力还是蛮大的。
虽然这项技术目前很成熟,一般情况下不易出现兼容性问题,不过世事总有例外。笔者在测试的时候发现很多时候即使是看到一些软件中显示了已经组成了双通道(或者三通道、四通道同理),事实上却并没有成功,你所使用的性能也并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到底应该如何确认自己是否成功组建了内存双通道(或三通道、四通道)呢,今天小狼就来教大家一招。
首先应该了解什么叫双通道
所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内存和CPU直接是如何工作的。老玩家可能都知道,当初在主板上有南桥和北桥两大芯片,其中南桥负责沟通北桥和I/O接口、SATA等设备,偶尔也帮忙转接成低速PCI-E接口来使用。
北桥,也被称为主桥,主要肩负着沟通CPU与其他设备,包括PCI-E,内存,南桥这些,其实还有其他接口,现在用的不多就不提了。其中用来沟通内存的部件叫做内存控制器。
CPU从内存里读取数据要先向北桥下达命令,然后内存控制器命令内存寻找对应数据,读取之后从内存传输到内存控制器,然后再经过FSB前端总线传输到CPU之中。整个过程要经过CPU-北桥-内存-北桥-CPU,明显就比较慢。
为了提高使用效率,两大CPU厂商都开始尝试将内存控制器逐步转移到CPU基板中,这样CPU就可以直接向内存进行寻址,过程简化为了CPU-内存-CPU,速度成倍增加。
好了现在我们了解了CPU和内存之间的沟通方法,从奔腾4开始,Intel处理器对内存带宽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单条内存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双通道技术就应运而生,早期时候技术不成熟,兼容性问题很严重,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来说大多数的内存都可以轻松组建双通道。
类似于磁盘阵列的原理,内存双通道技术就是借助两条内存来同时进行读写操作,提供理论上双倍的带宽,从而减少CPU等待时间,提高性能,三通道四通道同理。简单可以理解为Raid 0磁盘阵列的模式,提升了带宽和速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不过这种稳定性降低是可以通过生产工艺和技术进步来弥补的。
如何装机就是组建了双通道
了解了双通道内存的原理以及优势,接下来说说如何装机才能保证内存为双通道。
首先是比较常见的桌面级普通主板,诸如目前的Intel B250/Z270、AMD B350/X370等,一般都配备了四条内存插槽,这四条插槽***可以支持双通道,这是为了拉开桌面级和旗舰产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