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企业迈进混合IT时代,通过云计算重构传统IT环境是大家都在尝试的手段。不过在谈论云部署之前,有必要冷静下来,想想行业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制造型企业为例,工业互联网所产生的数据量比传统信息化要多数千倍甚至数万倍,并且是实时采集、高频度、高密度的,动态数据模型随时可变,这么大规模且复杂的数据上传到公有云,能够给出恰当处理办法和合理价格的云服务商并不多。此时,或许选择私有云或者混合云是较为适宜的。
要想让应用环境兼容,必须保证本地数据中心或私有云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网络等模块与公有云环境完全匹配。同时,不同业务属性在合规、隐私等方面的要求差异也对应用迁移造成了阻碍。成本层面,数据存储密集型的应用同样不适宜,毕竟大量数据迁移时所占用的网络带宽消耗和云存储空间是不菲的开销。此外,不用环境之间的迁移管理工具也存在受限的可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云服务商和虚拟化厂商开发了特定工具将任务负载上传到云,并且整合到混合管理环境。
事实上,已经有证据表明企业客户正在从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某一种方案,向混合云平台迁移,而公有云和私有云中的成熟技术则是混合云环境的核心支撑。Gartner预计,到2020年90%的组织将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础设施。从AWS到GCP,再到阿里云,各大云服务商都在抢占这一市场。而那些服务传统客户时间长久的厂商,显然要更加理解客户需求。
根据Gartner的研究 ,“云普及的格局是采用混合云或多云。到2020年,75%的组织机构将部署某种多云或混合云模式。”红帽认为,这表明在企业采用各种云计算模式过程中,如下共同基础是企业的关键需求:它能够以一致的方式处理各种工作负载,无论这些负载是运行在裸机中或是运行在公有云实例中。
对于许多IT部门而言,IT安全性仍然是一项持续的关键挑战,而且在复杂的混合云和多云环境中,这项挑战并不会容易处理。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IT安全需求,红帽企业Linux 7.6引入了可信平台模块2.0硬件模块,作为网络绑定磁盘加密的一部分。
不过在面对混合多云环境时,企业面临技术人员短缺,技能匮乏,缺乏实践经验等困难,选择一个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合作伙伴肯定会事半功倍,让云计算之旅变得简便可行。在IBM看来,这些企业需要四个方面的服务:
第一,在规划方面,IBM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规划,还可以将企业业务战略融入其中。包括哪些应用需要上云,哪些应用需要托管到公有云中,哪些应用需要留在企业内部的私有云环境。通过将上云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制定云计算之旅的总体架构路线图,优化现有IT环境,同时设计出能够增强混合基础架构安全性与合规性的最佳战略,为企业的关键工作流程和成套应用系统提供合适的云解决方案。
第二,在构建与开发方面,IBM可以为企业实施云环境的搭建,同时满足企业的创新型应用与体验。包括构建云原生应用,创建现代云应用套件,全力支持企业构建全新的数字和认知工作流程等。此外,还能帮助企业实施新一代企业应用,构建以容器为中心的未来虚拟环境等一站式交钥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