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的高效性是独一无二的

Kubernetes能够在企业内部自动部署、管理并扩展容器化应用程序。Kubernetes已经迅速成为开源软件历史上增长最快、应用最广的容器化平台。CIO、CTO以及开发者们之所以选择Kubernetes,看重的就是它广泛的功能、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开源支持工具生态系统,以及在多种云服务及云供应商之间的支持及可移植性。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企业级Kubernetes平台,而不是自行组装开源Kubernetes工具?

提供尽可能多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混合云计算方案允许企业将公有云及私有云计算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将工作负载与最佳负载选项相匹配,并根据需求在二者之间灵活移动。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灵活地提升并扩展容量,无需在时间、供电及其他成本项目上追加前期投资。而作为一项关键要素,这种灵活性必须能够在企业需要时快速转移工作负载,又不给IT部门带来过于沉重的负担。

随着云服务供应商从纯CPU计算、内存及存储转向其他增值性服务,例如容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平台,企业开始采用更广泛的专有连接及特定于云平台的API调用机制。但与此同时,可移植性与锁定问题也开始进一步凸显。

在本质上,Kubernetes是一套由大量虚拟机组成容器集群。Kubernetes的核心思路是将机器、存储及网络从其物理实现当中分离出来,并建立起一套可在不同云之间往来移植的中立性环境。全面的Kubernetes平台将帮助企业管理大量IT服务,并在整个容器及应用程序生命周期之内,提供尽可能多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企业可以在其中选择最符合业务诉求的平台,并规避平台锁定乃至供应商锁定等问题。

节约宝贵的部署周期

容器化技术能够将软件代码及其所有相关库与依赖项捆绑至统一的程序包当中,借此建立起统一的运行环境,帮助IT团队节约下以往浪费在代码开发及生产部署方面的精力。也正是凭借着这一点,才让容器化技术成为传统虚拟化技术的替代方案,并受到各类用户在软件开发与部署场景中的高度关注。容器中仅包含运行软件代码所必需的内容,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优化平台效率。但标准的企业工作负载往往由大量容器组成,这种容器结构很可能快速复杂化、繁琐化,占用大量管理时间而且极易出错。

如今,对容器化环境的管理及编排已经成为一大核心需求。Kubernetes平台使企业得以使用多家云服务商,并在无需重新构建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根据需求快速提升承载容量。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部署周期,同时也极大提高了企业交付新服务的能力。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