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国家政策也向云计算倾斜。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资料显示,截止至2018年,国家已经出台了15个相关政策来推进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云服务生态发展愈加完善,用户使用普及率逐年上涨。
云计算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价值明显
众所周知,云计算包括IAAS(IT基础设施服务化)、PAAS(平台服务化)和SAAS(软件服务化)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制造业中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且,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加大的情况下,制造业企业对于云计算服务需求也明显提升,这与云计算的独特优势密切相关。
云计算的优势之一在于超强的计算能力。云计算可以将分散的系统整合在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提供超强的计算能力。利用云计算,制造企业能更快的从海量数据信息中获取想要的信息,加快企业的业务决策。
其次,云计算在制造业中能实现数据整合。混合云可以实现与工厂已有系统和数据中心的整合,具体来说,通过云端通信连接工厂中的系统和设备,设备端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工艺逻辑执行和控制,云端在获得这些数据后根据规则进行分享,指引工艺流程执行工作,生产效率可以有效提升。
此外,云计算的还能实现信息共享。制造企业的产品通常会涉及大批量物流运输,运输云构建可以实现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和客户三方的信息共享,提高车辆往返的载货率,实现对冷链物流的全程监控。
总的来说,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将大幅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优化运营管理流程、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制造企业 CRM、ERP等生产和管理系统上云,可以对生产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测,实时监督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状况,及早发现生产异常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认识到, 上云是其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制造“向”智造”转型的重要途经 。
并且,正如德勤的报告中也提到的: 智能制造对企业的利润贡献率提升是很明显的 。报告显示,2013年,55%的企业智能制造的利润贡献率低于10%,到了2017年,只有11%的企业智能制造的利润贡献率低于10%,41%的企业智能制造的利润贡献率在11%-30%之间,47%企业智能制造的利润贡献率在30%以上。
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不少制造企业对于上云“不够积极”——53%的受访企业尚未部署工业云。我们不禁疑惑,这是为什么?
云计算优势明显,制造业企业部署云计算因何“不积极”
上文已经论述了云计算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按常理来说“趋利避害”是本能,但仍不少制造企业对于云计算部署却不够积极。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这“妖”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