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年,王坚的“骗子”形象似一步步被坐实,他主持开发的“飞天”技术架构一投入使用就问题不断。不少人“吐槽”说,王坚所畅想的“云计算”在实践当中其实是“人肉云计算”,而他所讲的“分布式计算”则成了“分步试计算”。奇怪的是,一贯精明的马云却对下属的这些指责和怨怒不闻不问,而是坚定地站在了王坚这边,声称“我每年给(王坚)博士投十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
王坚并没有让马云等那么久。事实上,此后几年,云计算的价值逐步被业界认可。不仅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企业开始将云作为自己的通用技术平台,很多中小企业也开始采用云技术,将自己的企业资源放在云上。与此同时,云服务的提供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无论是国外的亚马逊、微软、谷歌,还是国内的阿里巴巴、腾讯、华为,都开始将争夺云服务市场作为重要目标。
根据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最新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公有云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824亿美元。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全球云计算市场还将迅速发展,到2022年时,全球的公有云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3312亿美元。相比于全球,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成长更为迅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8年时我国云计算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了962.8亿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39.2%。
当年,“骗子”王坚曾向人们许诺说,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IT资源都将是在线的、是在云端的。今天,“骗子”早已被证明为不是骗子,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预言的方向发展,一个云端的新世界正在向我们逐渐显现。那么,云计算这个正在日益普及的技术究竟是什么?作为一种新技术,云计算究竟有哪些重要的技术特征,其对应的经济特征又是什么?对于整个经济、整个社会,云计算又能带来什么?所有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云的概念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目前的说法并不统一。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于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根据这种观点,“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对可配置的IT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共享池提供了可用的、便捷的、按需供应的网络访问。在这些IT资源被提供的过程中,只需要投入很少的管理和交流工作”。这个定义很抽象、很学院派。我们可以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对其进行理解。在传统上,用户主要是通过调用自有的单一IT资源,这就好比每家每户自己发电供自己用;而云计算则好像是建了一个大型的发电站,然后将“电力”(IT资源)输出给所有的用户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