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表明,24%的IT预算正被用到公有云等云计算相关建设中,也就是今天庞大的IT建设投入有将近四分之一用在云计算的领域。但另一方面,将近80%的IT系统却运行在本地,也就是在客户自己的数据中心里。
显然,没有一种单一的云形态可以满足企业的复杂需求,多云、混合云成为必然的选择。这已然成为行业的共识,趋势之争已没有必要,不过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云形态里,真正的“混合云”到底是什么?
混合云的进化路径
从市场来看,混合云一般从四种方向进化而来:
第一种是商业化软件的云建设道路,以VMware这一类厂商为代表;
第二种是以“数据中心自动化”为主要建设方向的厂商,以新华三等公司为代表;
第三种,是从公有云开始成长为整个云建设的服务提供商,以青云QingCloud等为代表;
第四种则是OpenStack相关厂商。
为什么是现在?
AWS的CTO曾经说过“私有云是一个伪命题”,他认为所有的系统都可以放在公有云上。实际上,公有云的强项是敏捷和灵活。一般来说,互联网公司在业务开展初期,普遍选择采用公有云,可以用较低的初期建设成本,很快把业务开展起来。对于私有云来讲,所有的资源都在自己的管控下,安全隐私保护和极致性能方面可以做得比较好。“敏态”和“稳态”是过去几年在整个IT建设中最核心的思想。
但回归到IT的本质,IT的本质是支撑业务,同时需要有比较好的性价比,也就是用更低的成本完成更多的业务支撑和运行要求。但传统企业的IT相对比较复杂,系统与系统之间错综复杂,还需要兼顾安全性、极致性能等要求,这些系统要云化,存在着不少技术上的挑战,业务压力和财务驱动,是当前混合云的两大推手。
公有云服务商更能体现混合云的优势?
公有云服务商更能体现混合云的优势?这个观点被很多人质疑。7月25日在CloudInsightConference(CIC)2019云计算峰会上,青云QingCloud直面了这个问题。
青云QingCloud认为:从公有云发展过来的云计算提供商,更能体现混合云的优势,原因有二:
一是企业对上云会有一个从不信任到逐渐信任,再到完全信任的过程,当客户把IT系统往云平台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时,将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公有云服务商的基因天然就能支持很大规模的云,对企业云平台游刃有余,因为公有云已经经受过规模的挑战。
二是客户需要PaaS服务能力交付时,PaaS服务能力在单纯的私有云厂商那里很难拥有,而公有云基因的服务商平台上则拥有大量的客户迭代、实践,有无数的工单反馈客户需求,完善产品。
何为真正的混合云?需要满足三大核心技术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