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中生代鹿死谁手

身处烧钱赛道,又遭巨头环伺,独立云计算厂商怎样才能又拿到钱又能提升品牌知名度?登陆资本市场是一个选择。近日,UCloud因财报过期被中止上市审核,紧随其后的青云QingCloud开始接受上市辅导。UCloud和青云QingCloud对闯关资本市场争前恐后。
 
这两家独立云计算厂商都在2012年成立,都主打“中立”卖点,也都未能在2019年进入中国云计算前六名。不同的是UCloud已拿到E轮融资,青云QingCloud官宣的融资只到D轮,UCloud最初从游戏切入公有云,青云QingCloud早期的客户更宽泛。
 
数字经济的大势,给UCloud和青云QingCloud提供了足够大的市场空间。行业从公有云向私有云、混合云延展,UCloud和青云QingCloud也有机会差异化竞争。不过来自营收和巨头的压力让UCloud和青云QingCloud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闯关资本市场
 
稳拿“云计算第一股”的UCloud,近日忽然被中止上市审核。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UCloud的审核状态依旧是“中止”。根据上交所通知,80家科创板在审企业的财务报表已超过规定的有效期,状态变更为中止。企业需在3个月的规定时限内更新财务资料。上交所经审核确认后,将恢复企业的发行上市审核。
 
对此,UCloud公关部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UCloud的财报正在更新中。但未予透露新财报的具体发布时间。
 
UCloud闯关资本市场的同时,青云QingCloud也在悄悄靠拢科创板。
 
7月,青云QingCloud市场副总裁刘靓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青云QingCloud正在积极申请科创板上市。在她看来,“科创板对青云QingCloud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登陆科创板将给青云QingCloud未来的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
 
在UCloud中止上市审核的第二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显示,青云QingCloud已与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
 
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本就处于上市公司体系下,A股也有多家云计算概念的上市公司,但是目前尚没有独立云计算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天眼查信息显示,UCloud和青云QingCloud都于2012年成立,截至目前,UCloud已完成6轮融资,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6月的E轮融资,投资方是中国移动,具体金额未知。青云QingCloud最近一次公开宣布的融资,是2017年6月完成的10.8亿元D轮融资。
 
与一般互联网企业不同,云计算是重资产模式。因为模式的特殊性,独立云计算厂商的资本渴望更甚。而UCloud已经有一年未拿到融资,青云QingCloud则有两年时间处在融资空窗期。
 
行业分析师刘杰豪认为,“当前中小云计算厂商更急需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另外不少中小云厂商已经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有退出需求,这也是它们急于在科创板上市的因素之一”。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