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努力将鲲鹏生态普及校企

计算生态的关键“三大件”:算力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华为都有自主研发的产品,这些也都在鲲鹏生态中。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集合全国乃至全球人的力量把生态建造起来。”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带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的翻涌,但在此之前,电的发明最初仅用于家庭照明。在电刚刚出现时,或许谁都没想到,未来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是极大的改变。
 
到今天,云计算也将面临同样的境况。8月15日举行的华为云城市峰会广州站上,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在发言时这样举例表示,进入Cloud 2.0时代,5G+云+AI也将再次颠覆社会经济。
 
但竞争激烈的云计算市场不缺进入者,海外有亚马逊AWS为代表虎视眈眈,国内则有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巨头企业大力推动,相比之下,华为的起步则略晚。
 
不过鲁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华为云虽然起步晚,但我们是增长最快的,华为是从最基层的芯片到应用到平台进而走向各行各业。”而在中小企业助力方面,华为由于有天然的制造基因,更懂得上云的难点所在。据鲁勇介绍,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华为云已实现用户数翻33倍,收入同比增长5.5倍的成绩。
 
这里提到的底层技术,是华为正着力培养基于鲲鹏服务器芯片的生态。鲲鹏是华为基于ARM v8指令集自主设计的服务器芯片,也是华为云的核心“大脑”。鲁勇认为,目前市场的服务器处于英特尔的绝对优势地位之下,鲲鹏的出现将给市场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有望为这种“单极化”的态势带来改变。
 
鲁勇表示,鲲鹏的生态链条已经准备好了。今年7月,华为发布“鲲鹏凌云伙伴计划”,首批将投入1亿元生态基金。除此之外,鲲鹏更希望进入高校教材中,填补生态发展中的人才缺口。
 
技术基点出现
 
虽然华为云的正式发展始于2017年,但鲁勇倾向于将当下的华为云定义为3-4年前的华为手机。在峰会演讲中他表示,2016年早间,欧洲市场还几乎没人知道华为,但如今华为手机已成为诸多欧洲国家市占率第一的品牌,如今的华为云也处在加速度的发展阶段。
 
“并不怕晚,这会让我们规避很多失败的教训。”他如此表示。据调研机构IDC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华为云的市场份额已经位列国内第五,鲁勇认为,云市场的客户黏性极强,华为云有进一步往前冲的信心。
 
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加之华为人工智能芯片的推出,意味着技术的基点已经出现,这将快速撬动各行业应用。
 
华为将当前的云计算称为Cloud 2.0时代。1.0时代的云,更多基于互联网中个人需求的实现,但如今的网络通信已经开始进入各行各业。“我相信华为的优势就出来了,因为我们不光有云,还有人工智能、5G,而我们从芯片到上层应用是打通的,这是多少年研发基础积累起来的结果。”
 
从云计算的推进来说,大型企业早已懂得“上云”的客观需要,但更困难的就是中小企业。鲁勇告诉记者,华为本身的流程就包括制造、生产、物流、销售等,且经历过云化改造,自身打通后便更懂得痛点所在。此外,华为云的发展有“三不”原则,其中一点是“不拿客户数据变现”,他指出,这是华为的边界,也是与其他厂商的不同所在。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