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替换传统数据中心架构,深信服云计算的本质逻辑就是帮助客户去构建私有云。以提供本地数据中心底层软硬件的基础设施为主,贴近客户的业务场景,提供资源管理、资源编排、多云管理、数据备份容灾等产品及服务,并切合客户机房条件不好、运维不专业等痛点提供托管式的云服务,比如线上专属云。围绕线下私有云+线上专属云的模式,深信服打造基于超融合架构构建的混合云服务能力。
基于超融合架构上云
经过数年发展,超融合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将虚拟计算平台和存储融合到一起,每台服务器里面自带的硬盘组成存储池,超融合是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计算、网络、安全以及存储等的IT基础架构。
云计算概念很大,从超融合进化到云计算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持续回答的问题。谈及数据中心的云化趋势,超融合是客户数据中心云化演进中的最优选择,在当下阶段,超融合能够帮助企业客户快速上云。
深信服的超融合aCloud架构是标准二层交换机+标准x86服务器+深信服超融合aCloud软件,能够替代传统数据中心承载业务所需要的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和安全等设备。建设周期将从6-12个月,缩短至1-3个月。同时,云数据中心投入使用后,TCO会大幅下降。企业客户通过部署超融合产品建立虚拟资源池,结合云管平台平滑升级到私有云,配合线上托管云资源,可以平滑地进行多数据中心或多地域云资源的统一管理。
深信服CMO唐正旻告诉记者,深信服在超融合领域主打极简、稳定、高性能,云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构建思维,是深信服一直想要去引导市场的一种方式,但这不一定叫“云”,可能有些客户也只是想要作为纯的虚拟化,还不完全等同于私有云。
混合云环境要考虑很多服务,首当其冲的就是是安全性和数据保护。安全也是深信服做超融合的差异化卖点,除了存储、计算、网络三大件,深信服把擅长的安全也融合在软件层,通过对底层服务器的部署,作为整体超融合的软硬件一体交互方式。
记者了解到,超融合的目标客户规模一般不会特别大,50台物理服务器以下,使用超融合兼顾成本和效用,50-200台物理服务器规模,虚拟机数量则数千,管理和运维难度上升,客户对云管平台就有一定要求,200台以上的物理服务器,往往意味着定制化交付。
当客户在选择本地数据中心替换架构时,如果对运维有要求、对安全有要求、对服务有要求,往往会选择借助外部力量来解决问题,线上的托管云服务就是围绕本地客户的需求产生的,这也是深信服云计算业务的发力市场。
此外,深信服线上托管云与本地能够交付的私有云架构是同一个架构,“只要是客户想建立云数据中心,或者用到云的架构,不管放在哪里,我们都可以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专业的产品及托管服务”。宋锐表示。
“客户有些应用放在本地,我们可以用超融合替换它的传统架构。如果客户一些应用想放到云上或者选择提供专业托管服务的供应商,我们也可以提供云上托管服务+本地云数据中心的混合云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最主要的还是围绕客户本地数据中心来展开我们的服务。大部分业务还是本地超融合及私有云的业务,少部分会有云上的云托管服务产生。”
在多云层面,公有云是一个巨头的市场,格局基本确定,这块市场已经进入饱和期,除了业界的几个云巨头外,其他厂商的机会不大,深信服也不会在这块市场上重点投入。但同时深信服也发现,公有云的服务也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客户的特定需求,比如很多公有云厂商都推出专属云,专属云客户更关注云上服务、安全、响应、专业性等,深信服推出的托管专属云即是为了满足这部分市场需求。
未定义的混合云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