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求催生规模庞大的多云管理市场
在云计算的部署模式方面,公有云在扩展能力,以及整体性价比方面优势明显;私有云则具有高安全,高成本的特点;混合云更强调多云灵活,可以满足复杂的业务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混合云、多云的市场。
根据IBM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98%的上云企业在未来三年内有采用多云管理环境的计划,但其中只有41%的企业制定了相适应的多云管理战略,38%的组织部署了多云环境运行所需的程序和工具。至于剩下的60%企业用户,则并没有相应的工具和流程用以管理复杂的多云环境。随着未来采用多云策略的企业数量增多,这种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将继续加大。
多云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首先,要配置不同的工作管理平台,诸如配置、密码、加密密钥、应用程序和部署管道。其次,企业上云往往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数据跨云迁移是多云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在迁移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涉及诸多应用系统的重构,替换等重大改变。这将极大增加云化迁移的技术难度,必须要对云原生和传统应用之间进行聚合、转换。最后在安全方面,牵涉到各个云服务商的安全能力差异、企业自身对安全的要求,以及各国法规遵从等综合因素,多云的安全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可见,上云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多云管理。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让多云管理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市场。
多云管理需求促动云管理服务提供商(云MSP)成型
云管理服务提供商(云MSP)由此应运而生,这类服务提供商的出现,帮助应用多云的企业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难题。但是目前云管理服务提供商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如何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云管理服务提供商(云MSP)呢?
按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管理服务提供商能力要求》系列标准给出的定义,云MSP必须包含三部分的能力,即“咨询、迁移、管理”。其中,咨询能力包括:企业基础能力、系统评估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迁移能力包括:迁移预案能力、迁移实施能力、迁移验证能力;管理能力包括:多云接入能力、资源管理能力、运维管理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
目前来说,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云MSP,以数据中心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和客户服务能力,能够较好的满足用户对于多云管理的复杂需求。目前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有贝斯平、上海仪电集团(南洋万邦、信诺时代)、安畅网络、华云数据、紫光云、数梦工场、富通云腾、云权科技、网银互联等。但是这些服务商,在服务的针对性,以及服务优势方面又多有不同。
针对云MSP的能力问题,领云信息 CEO许琴认为,至少应该具备三大要素,才能算是满足了提供云MSP服务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拥有云资源管理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时刻关注企业客户的底层资源,资源统一管理,弹性拓展,实时调度和监控。其次是拥有企业组网能力;以网银互联为例,目前已拥有全球网络节点182个。第三是拥有专业的客户服务能力。并且还是真正能够为客户提供不受限制的资源方案。目前来说,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大多为IDC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