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计划:未来云平台核心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看,浪潮云海OS的发展路径与基于原生OpenStack的不断优化进程高度重合,正是这种源于开源、高于开源、回馈开源的模式,促使浪潮云海OS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开放、融合、敏捷、安全的发展理念。
 
开放不仅指开源本身,还包括向下支持所有厂家不同硬件,同时对上接口也是开放的;融合则是指将不同类型硬件及虚拟化(容器及裸机)资源,整合到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同时平台可以承载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敏捷意味着云计算基础设施能够支撑创新,具备支持CI/CD(持续集成交付)与DevOps(开发运维一体化)的能力;安全则代表底层平台可靠稳定,具备底层加固、态势感知的功能。
 
在具体产品上,浪潮云海OS家族核心成员云海InCloud OpenStack(ICOS)整体架构与社区版本基本类似,但会根据用户需要,在不同模块上进行调优,包括增强底层虚拟化能力、大规模集群管理能力、智能运维系统全面覆盖等方面。
 
OpenStack在最初设计时更多从云的角度来设计这个产品,并没有定位于虚拟化产品。为了提升底层虚拟化能力,浪潮将InCloud Sphere积累的虚拟化功能放到ICOS当中,通过GPU直通、VGPU优化、FPGA卡虚拟化等方式持续完善设备虚拟化的种类和类型;并且通过降低主机CPU处理开销、优化物理网卡使用以及降低网络延迟,进一步提升VM性能,完善平台高级虚拟化功能,使ICOS的底层虚拟化能力持续得到提升。
 
在安全层面,浪潮云海ICOS满足等保三级要求,通过多项安全测评,认证数量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并且实现了与360、瑞星等专业安全厂商对接,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态体系,防卫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运维方面,浪潮云海ICOS建立了覆盖物理基础设施和云资源的一体化智能运维系统,实现了超大规模多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统一自动化告警管理,基于大数据平台+运维知识库的云基础设施智能故障诊断与分析,真正达到了AIOps(智能运维)标准。
 
浪潮坚持“平台+生态”战略,云海ICOS兼容国内所有主流SDN产品,适配主流存储、安全/容灾厂商的产品,同时基于社区标准API,可被多个PaaS/云管平台集成。
 
从小云到大云 大规模实践挖掘云价值
 
随着客户业务规模扩大,对业务之间互联互通互操作要求越来越高,单一集群的大规模部署能够实现更高、更灵活的工作负载,提升云平台的伸缩性并显著降低管理复杂度,还在规模效益和边际成本方面表现出色。
 
但由于OpenStack庞大的组件规模以及架构的局限性,当社区版本达到200节点时性能就会出现明显下降,其稳定性、可靠性、扩展性无法得到保证,如何进行架构优化成了大规模OpenStack部署的难题。
 
为此,浪潮云海ICOS 5.6版本近期成功完成单一集群规模达500节点的测试,这是目前基于OpenStack Rocky版本进行的单一集群全球最大规模实践。测试验证了浪潮云海ICOS 5.6基于大规模场景的高可用、高效率及高性能,为生产环境部署提供了参考。
 
整个测试过程完全模拟真实生产环境,测试结果显示,在高密度、高并发环境测试中,在系统已有20000虚拟机负载情况下,成功完成负载60%环境下的1000并发虚拟机创建,空载环境下2000并发虚拟机创建。
 
浪潮云海ICOS5.6通过对底层网络、存储、上层管理平台不同层次的调优,实现了整个集群高性能;在交付效率方面,测试基于容器化部署,在升级和回滚的操作层面上相比传统模式效率更高;此外,浪潮技术团队还针对大规模环境下的调度算法、虚拟机IP地址分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优化。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