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创未来,浪潮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全要素能力

“工业互联网是传统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新升级的一种新动能,让企业在原有供应链和制造能力基础上,通过新技术实现企业的互联互通,全面提升运转效率,这是最大变化。”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浪潮云董事长兼CEO肖雪,在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上,接受IT168记者采访时表示。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海尔的黑灯工厂,富士康的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其实,中国不缺少新技术,也不缺少智能工厂,最重要的是底层架构,如何去搭建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如何通过软件、硬件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与实施路径,解决用户的快速应用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浪潮在服务器市场已处于领导者地位,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殊不知,浪潮在制造业领域也扎根行业多年,为大型企业提供ERP服务。到目前为止,浪潮已经把自己的生产线发展成为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能提供全供应链的服务。在中国IT产业40年的发展进程中,浪潮总计服务了20万家企业。
 
 工业互联网平台要具备三大能力
 
如何把过去的很多成功经验与现有的新技术结合,解决企业现有的实际问题?这是浪潮布局工业互联网路线的初衷!
 
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企业应用现状,很多企业的数字化基础还没有完成,如何赶上工业互联网这波浪潮?
 
肖雪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要具备三大能力。
 
第一,要懂制造。工业互联网虽然姓“工业”,但本身其实是“制造”。而制造有着自己的行业特性,要想实现规模化制造,核心其实是标准。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改造和变化,是整个制造业的基础。
 
第二,对整个产业链的连接路径很清晰。过去,一个工业的产业链太长,企业往往自己独立去完成。比如:茅台,自己会有一条产线,然后自己建营销、物流。未来,在私有云环境下,其实茅台不需要建立一整条体系,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去完成全连接。
 
第三,如何快速复制,把新技术打造成产品。在产业信息化方面,在基于大数据的集成和数据化系统构建过程中,浪潮已经拥有了很多落地案例。如何把这些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产业,而不用描述用了什么技术、什么产品,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浪潮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是关键点
 
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很多企业其实不需要考虑多复杂的系统架构,搭建长长的供应链链条,而是通过整个生态体系、整体运营能力的提升,来消减成本,产生更大的销售额。这也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要打造全要素能力的重点能力之一,通过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全产业链的连接能力。
 
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I(IOT)……我们如何去使用这些新技术?即使我们对新技术足够了解,但是没有足够的费用去构建更优秀的信息化平台?几乎是断臂求生构建的工业化和智能化系统,如何确保产出效果?只有提升全要素的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互联网的挑战,实现传统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升级。
 
当然,这里要明确一点,工业互联网不是我建一个系统,搭一个私有云平台,你来投资然后使用。虽然,工业互联网是大规模的定制化,按需生产,柔性生产,但也不是“天马行空”。规模化生产的前提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实现全连接,实现全产业链、全要素的提升。所以,我们的工业互联网构建要和国外以及行业高端标准对接。然后,再通过新技术为企业赋能。执行具体的标准,需要云计算、AI等这些新技术会为整个体系服务,进而盘活所有应用。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