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开源基础设施上海峰会(Open Infrastructure Summit)上,浪潮联合英特尔发布了《基于500节点大规模单一集群行业云部署和性能优化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为社区成员与用户构建规模更加庞大的OpenStack单一集群,提供了详细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指导规范。
目前,基于OpenStack的单一集群云平台规模普遍较小,500个节点的规模已经超出了OpenStack社区版本极限,尝试在500个节点上部署OpenStack必须进行大量复杂的测试和优化。今年9月,浪潮云海InCloud OpenStack 5.6成功完成单一集群规模达500节点的测试,这是目前基于OpenStack Rocky版本进行的单一集群全球最大规模实践。
测试结果显示,在高密度、高并发环境测试中,在系统已有20000虚拟机负载的情况下,成功完成负载60%环境下的1000并发虚拟机创建,空载环境下2000并发虚拟机创建。同时,测试验证了大规模集群在全部节点数据库灾难恢复、全部控制节点断电等极端情况下的高可用性,最大程度减少了业务中断。
在高性能方面,浪潮从硬件层、操作系统层、网络协议栈、Hypervisor层、OpenStack API服务、数据库以及消息队列、分布式存储、GuestOS等进行了全栈优化,系统性能可以满足大规模行业云应用对于负载的苛刻需求。测试结果显示,测试平台单虚拟机4K随机读写IOPS能力可满足Oracle、PGSQL等绝大多数核心数据库场景应用,顺序读写吞吐量可满足高清视频监控等负载的读写要求,并且实现了48小时内时统丢包小于10的负7次方,组播丢包率为0,能够满足对实时通信有苛刻要求的用户需求。浪潮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部副总经理刘晓欣告诉记者,OpenStack实现大规模单一集群部署意义重大,因为前些年,我们更多讨论在什么场景使用OpenStack,而现在行业云日渐流行并且规模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行业用户对单一集群规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希望可以通过部署更多的虚拟机、容器等资源以支撑更多工作负载,进一步提升IT资源利用率并显著降低运维管理复杂度。
OpenStack步入成熟发展阶段
在开源技术日益活跃的全球性趋势下,基础设施的开放性至关重要。有调研显示,在中国,已经应用了开源技术的企业占比达到86.7%,有计划应用开源技术的企业占比10.6%,开源技术已经被企业普遍接受。在这一趋势下,将更多的开源技术融合到统一的云平台中变得更加重要且迫切,而这也是OpenStack社区一直为之努力的重要方向。
从OpenStack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分布来看,中国可以占到20%-25%的比例,与美国、欧洲的市场占比接近,增速则是最快的,在份额上超过欧美市场可能在未来1-2年就能实现。451 Research今年9月发布的市场监测报告表明: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采用OpenStack软件的市场。预计未来四年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将增长36%,在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7亿美元,其中亚太市场约占三分之一。
中国成为OpenStack第二大贡献国家,在OpenStack最新版Train的代码贡献中名列第二。中国的开源开发者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包括中国移动、中国银联、中国铁路、国家电网等在内的许多行业头部客户也都是OpenStack的用户。来自中国的社区贡献者正在为OpenStack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特别是浪潮连续两年位居中国OpenStack市占率第一,进一步巩固在蓬勃发展的中国OpenStack市场的领导地位。
刘晓欣表示,OpenStack在国内的发展还是非常乐观的。国外公有云发展比较成熟,但是回到国内,由于政策、合规等因素影响,私有云的发展要更快些,而OpenStack已经成为中国私有云的事实上的标准,在中国排名前五的私有云服务商中,有四家是基于OpenStack的解决方案,前20的私有云供应商中,有13家是基于OpenStack的。“在大的行业比如通信、金融等倾向于开放的技术路线,实现可控。他们规划了长期的可迭代的云战略,实现大规模云平台建设以承载业务,并可以把新技术纳入进来。在这样的背景下,OpenStack很好地契合了这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