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新联接”包括全域感知和全联接,通过物联网、5G、AI、BIM等技术实现城市“数字孪生”;基于沃土城市数字平台,赋予城市“新智能”;而基于沃土数字平台提供的开放能力,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满足城市业务应用需求的应用解决方案,满足城市服务对象的业务需求;最终,城市数字孪生一体化,重塑城市规划、管理、协同及发展。
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咨询规划专家袁万海告诉记者,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深水区:一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几乎所有ICT企业均涉足智慧城市市场,近三年,随着众多新型行业巨头的进入,智慧城市市场进入新一轮大繁荣。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的断层在加大,有些地区政府对智慧城市更大规模的投入信心不足,给表面上看似繁荣的智慧城市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全新的思考,那就是将数字孪生带到了智慧城市建设中。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资深专家、5G+智慧城市首席顾问李景松表示,“5G+AI”,将为智慧城市的场景创新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5G的大带宽、广连接、低时延特性,将加速城市要素和城市业务数字化,形成物理域与数字域镜像的数字孪生城市,再通过数据的分析建模,形成AI驱动的城市认知决策,指导物理城市的运转,实现城市的认知提升。
数字孪生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数字孪生这个概念应该说由来已久,但是系统性地出现在智慧城市的语境下应该是首次。袁万海表示,真正的孪生城市,从一个城市的维度思考,要把城市的全要素在数字世界里进行镜像,这个愿景应该说是非常远大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技术体系非常多,尤其是“5G+AI”。比如孪生城市要实现,第一是全域数据的感知和连接能力,这个过程中5G会发挥更多的角色;第二,一旦这些全域数据感知进入数字世界,在数字世界里面如何把它解读成可识别、可运行的信息,这就需要AI的算法和模型。
李景松说,华为现在提的新孪生时代,就是将人工智能与孪生数据叠加。未来,城市将会形成一个“5G+AI”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架构体系,能够通过5G网络把人工智能服务推送到智慧城市场景的方方面面,加速城市要素与城市业务数字化进程。在物理城市跟数字城市之间形成一个相互镜像的数字孪生城市。
依赖数字孪生,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之间不再是简单的数据流通,同时也将融入人工智能服务的流通。在这个数据孪生之上,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往上形成AI驱动的一个城市认知决策。通过认知决策反馈给物理城市,指导物理城市的运行,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物理城市的实际运行数据再回归到以上的循环模型,形成城市认知决策循环滚动优化与提升。
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首席专家、数字经济首席规划师聂俊宇也表示,数字孪生是一种思维范式,思维范式是一种思维架构,和以前数字孪生是一种场景化不同。“现在我们的城市作为单向不可逆的一种发展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实现了真正的数字孪生阶段,依托底层的感知数据,通过认知的升级,城市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都能够快速了解到城市变化,做出最准确、最及时、最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