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赋能生态 推动智造升级

阿里云IoT智能制造专家谢波在演讲中指出,在新经济体制下,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业与消费互联网逐步一体化,传统大批制造向敏捷制造转变,为此,工厂正在逐步实现订单在线化和执行透明化。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比如人才的问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问题、供应链协同问题等等。
 
对此,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通过平台聚拢生态,进而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实现数字产业化和数字产业化。“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不是对传统制造的否定,而是对其现有能力的优化和提升。同时,工业互联网也不是大型企业的专享能力,中小企业也可以从中受益。”谢波表示,“因此,阿里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整合了电商、金融、物流,以及双创平台等各方面的能力,能够为平台之间架起对接数字化的桥梁,进而提高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谢波演讲实录:
 
我将从四个维度,与大家分享我们对于制造业的整个理解。
 
一是产业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二是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怎么做的,三是平台赋能产业生态,四是一家中小企业的案例分享。我负责整个华南区阿里云互联网运营工作,运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案例里面有一段视频,跟大家分享在产业升级转型整个过程中,尤其是面向于整个产业代理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一下,左边有一张图,这个图来自于整个阿里巴巴的淘宝上整个产业带的分布图,这里面有服装类的、家具类的、服装类的、照明等等,很多企业在上面。阿里云发展到今天为止,不仅仅是一家云计算和技术的公司,更多是帮助阿里巴巴内部的整个资源生态对外输出的一个平台。在整个中国的整个制造业,刚才西门子也分享了,整个中国制造业来讲,除了大型制造业、龙头企业、制造业企业、大量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整个中国分布下来,在整个中国的版图上具有上千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一方面面临升级转型过程,一方面人才匮乏,距离整个智能制造差距很大。在过去两年时间内,我们对接了30个产业集群,这30个产业集群里面做了很多相应的工作。
 
我们总结了一些痛点,主要是更多的面向于工厂内部的。刚才讲到了,在中小企业里边面临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人才的问题。企业里边只有生产人员没有数字化人才,没有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在整个转型过程中也非常困难,使用起来也非常困难。除此之外,讲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协作,供应链之间的协同,除此之外包含工厂内部。讲到制造业的时候,制造业无非面临的是四个环境最大的问题,订单、成本、质量、交期,任何制造业都面临这四个问题,一个企业发展得好首先要有订单。在有订单的基础上考虑成本如何控制,再考虑品质能有竞争力,再考虑交期、效益。在整个过程中包含整个生产过程中包含整个的物流,这些都是属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瓶颈。
 
还有面临营销和产值同质化的问题,还有整个渠道、销售,包含现在的销售模式线上线下的问题,这些是我们站在整个阿里内部从平台角度看出来的很多问题。在这个角度上,我们接下来对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是这样认知的,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不是对制造业的否定,是对现在有关能力的优化和提升,同时也不是大型企业的专享能力,更多的是考虑到工业整个互联网有一个很大价值,工业软件技术怎么能够低成本普世化。第三个问题绝对不仅仅是设备之间的物联,更多的是围绕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的结合。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