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副总裁刘松:是云定义一切的那一刻

2015年被媒体称作中国SaaS元年,背后是底层基础设施的完善。彼时美国IT市场领先中国十年以上,得益于Amazon、Rackspace等IaaS服务的成熟,SaaS行业水涨船高,最终成就了Salesforce这一10年40倍牛股的行业神话。
 
相比之下,国内云计算发展长期滞后,直至2012年在政府政策助推下,亚马逊、微软、IBM云服务才相继在国内落地,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国内云计算厂商也逐步迈入正轨。
 
2012年可以看做中国云计算发展的拐点,阿里云既是红利的推动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于1月7日对时代财经表示,“当时一大波APP蓬勃发展,他们可以自建机房,也可以上云,大多数超级APP都选择了阿里云。”
 
刘松于2014年加入阿里云,是阿里巴巴云计算与大数据生态体系的主要推动者。在这之前,他分别在甲骨文、IBM等公司担任高级技术管理与战略发展职位。
 
2012年,Oracle以一体机的方式试水云计算。在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看来,这依然是典型的数据库思维,他将云计算比作“广场”,将一体机比作“后院”,而中小企业80%的需求是对外的需求。
 
“2012年我离开Oracle时,被看做一个另类。”刘松表示,“到今天为止,IBM、Oracle这些公司依然没有把互联网当回事。”
 
在工程师高速流动的硅谷,IBM、Oracle变得很少被提及。“他们早就招不到好的工程师。斯坦福毕业的年轻人不会去传统的IT公司,软件和算法的创新都集中在互联网公司和云计算公司。”刘松说,“留在Oracle工作的都是等退休的人。”
 
作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Oracle于2019年裁撤了1600人的中国区研发中心,类似调整波及全球,包括美国、印度地区都有裁员消息。迟滞的业务增长和微不足道的云计算份额,使得云计算研发人员进入首批裁员名单。
 
在刘松看来,整个世界范围内,从技术到运维到运营,以及IoT等技术体系和芯片的设计逻辑,能够以宏观角度看待云计算的公司不超过3个,而阿里云是其中之一。
 
如今,中国SaasS行业经过五年的探索,领先厂商开始向垂直领域深耕,扮演行业解决方案商的角色,厂商间的投资并购也更加频繁,领先厂商将业务向后端延伸,开始搭建PaaS平台。
 
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Douglas只猜对了一半。企业软件的确不再需要大规模本地部署和调整,但咨询顾问的角色依然具有生命力。“SaaS是离业务越近,越需要个性化,个性化需要很重的服务团队,这些服务人员离业务更近,以确保企业能把SaaS用好。”
 
中国企业信息化投入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依然极不平衡。根据36氪《2019年中国企业级SaaS行业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GDP占全球的比例达到15.8%,但中国企业的IT支出占比仅为3.7%,软件SaaS化是大势所趋。
 
早在2015年,刘松就判断云计算是超级的IT规模经济,它会在IaaS层逐步收拢,而在垂直的SaaS领域,会拥有空前巨大的创新空间,“能把云用好的,比做云的更聪明”,如今他依然持有这种判断。
 
而过去两年中,云计算厂商不仅持续深入业务场景,还在产业链条中向上延伸,定制数据中心、定制服务器、定制芯片,用刘松的话来说,“现在是云定义一切的时候”。
 
在1月7日与时代财经等媒体的交流中,刘松回顾了云计算从“草根”,到APP、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大型政企时代的历程,重新解释了阿里云智能业务升级后的业务逻辑,也解答了媒体对于行业竞争的疑惑。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持话筒)介绍云计算相关情况。来源:时代财经
 
以下为时代财经根据采访内容整理而成:“现在是云定义一切的时候”
 
问:怎样理解云智能向下定义芯片?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