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在催化远程办公和企业上云的步伐。3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出促进企业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业务系统云化迁移。
但是,面对大量数据,尤其是工业数据的上云,信息安全成为企业担心的首要问题,一些企业要求数据需要保存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除此之外,各类场景的云化对于其背后的技术支撑要求极高,后台的数据中心如何适应上云的变化等等。
而对于超融合市场中开路先锋之一的Nutanix来说,这些正是超融合的机会。
Nutanix成立于2009年,目前在超融合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超融合架构是基于标准通用的硬件平台,通过软件定义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融合,实现以虚拟化为中心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技术架构,核心功能是分布式存储系统和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第一步是进行超融合,然后才是构建私有云、混合云和多云,超融合可以理解为是企业上云的基础。
根据IDC预测,2021年中国90%以上的企业都会采用多云的方式,即通过公有云、私有云组合管理自己的信息系统,超融合就是解决企业在多云平台上运行的技术。
如果把计算和存储比喻为家电,通过电线连接用户,按照使用量进行收费。公有云就像发电厂,有的企业会考虑自己接一根电线;但用私有云的企业,就相当于自己买发电机。Nutanix提供的“家电”可以支持企业在不同发电厂或发电机之间的切换。
Nutanix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马莉和中国区技术总监夏峰的感受是,企业对于上云的需求加快。“总体来看疫情对IT行业的影响不是最大的。软件厂商能够看到一些新机会。”马莉说,有些企业原来听说过超融合、听说过多云,但是最开始并没有马上行动的合作伙伴,已经主动找到他们,想学习一下,为自身将来的转型做储备。
在中国落地
这一次,夏峰切实感受到中国企业布局多云的进程在加速。
当大批企业或员工在线办公,这对于远程办公软件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挑战考验的是整个系统后台的支撑能力。
终端用户计算(EUC)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在技术层面,终端用户计算分为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虚拟桌面架构(VDI),另一个是通过公有云或云服务商提供的桌面云的方式,即“桌面即服务(DaaS:Desktop as a Service)”。企业可以通过DaaS技术,直接通过公有云申请相应需要的桌面办公。
夏峰介绍,最早对管理桌面或者IT用户来讲,虚拟桌面主要是从几个方面考虑的。第一是集中管理,第二是安全,第三是在移动办公情况下通过不同的设备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访问公司内部的办公软件、管理软件。这是当初VDI或者是DaaS技术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早期大量超融合架构,就是应用在虚拟桌面或者是VDI环境下的。
“我们也看到市场上有大量的需求,或是客户的关注点在远程虚拟桌面,以及DaaS这样的远程办公解决方案。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都可以获取企业数据进行协同办公的特点,被更多企业关注。”马莉说。
DaaS架构的优势还在于,可以访问公司的数据,但不存储任何公司的数据在本地设备上,有严格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和访问策略。
除此之外,夏峰说,武汉中南医院、协和医院都是Nutanix的用户。他们为医院的信息系统(HIS)、医疗影像储传系统(PACS)、医疗大数据、社区医院制度的改革提供解决方案,包括虚拟桌面、数据中心的超融合IT基础架构;同时,也帮助几个应急防疫医院建立IT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