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年报显示,2019年,中建信息实现营收166.02亿元,同比增长27.31%;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37.57%。这是继2015年挂牌以来,营收、净利双增长的第4个年头。这一年,中建信息的数字化转型已走向“深水区”,与渠道合作伙伴间优势互补的“桥梁”也逐渐搭建成型。
谈及转型初衷,王乔晨表示,转型的初衷来自于行业的变化:首先是技术的迭代,必然使得外界的生态重构,“我们判断,未来云服务将带来用户基础设施形态的变化,并且云服务提供商会出现寡头竞争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中建信息,包括我们的渠道合作伙伴,在企业市场基础设施类产品的分销都会存在压力,所以要转型”;其次是赛道的选择,“中建信息不是要定位成传统集成商,在生态重构过程中传统的生态角色都在寻找新的定位,对于新生态中新角色以及相应的新能力,不同的传统生态角色具备不同的优劣势,大家相对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也是新的机遇”。
实际上,中建信息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呈现跳跃式的特点。过去几年,聚焦于企业级ICT产品增值分销服务方面。伴随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的不断扩大,行业解决方案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词。综合来看,智能制造是中建信息做能力转型的突破口。其一,对制造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结果是智能制造,这也是中国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其二,要打造行业解决方案,讲求的不单是技术能力,还要对产业有深入理解与认知。在他看来,只有将“点”扎的实,才会往“线”的层面纵深,最后再向“面”上延展。
伴随着“新基建”等政策的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不断扩大,王乔晨认为“对于渠道合作伙伴来说,同样需要通过转型来重构商业模式驱动新业务发展,中建信息在加速建设自身实施服务能力和构建解决方案能力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赋能渠道合作伙伴,来实现更高维度的‘增值’”。
不要在实验室中参与竞争
在云服务以及数字化服务领域,中建信息早已与华为云、SAP等公司建立了深厚合作。“比如与SAP的合作,要提供生态的高价值,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能力,然后把我们自己的能力与SAP产品进行整合”。
王乔晨表示,首先要打造团队,其次,聚焦AI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熟的解决方案案例。比如中建信息自主构建了一脸通考勤系统与SAP SuccessFactors集成方案,用人脸识别技术代替传统考勤,将考勤评估数据提供给薪酬、培训、绩效等系统模块,实现考勤全面闭环管理和自动化,提高员工通行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建信息一脸通考勤系统与SAP SuccessFactors集成方案已获得SAP全球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中心许可。
在他看来,合作要基于双方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我不光要懂,还要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你如果只是在实验室里去参与竞争,不带任何经营目标的话,我认为搞不出来东西。你要在真实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实际上就足够证明你是有竞争力的,你才对别人有价值”。
从2017年中建信息迈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开始,如今通过3年多的实践,其服务化和平台化转型升级正在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