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助力 “云”见未来

为了给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提供些许经验,近日,中国IDC圈的记者带着企业上云需要注意的问题及云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采访了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烽火通信)首席架构师陈刚。
 
数据赋能业务是核心需求
 
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上云,随着数字化趋势变化,企业在上云过程中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先,企业上云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可以说是为了上云而上云,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越来越多关注上云之后能为企业带来哪些效益。同时,原先企业在选择数字化转型产品时,不会过多的关注定制化需求与构建生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也较低,随着数字化之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企业对数字化产品的定制化需求及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混合云、专属云应运而生。
 
谈到现阶段企业上云需求及痛点时,陈刚认为,现阶段企业上云过程中主要有三个痛点:企业上云标准不统一。部分行业没有形成相关统一的标准,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将会影响未来同行企业间的互联互通,容易形成新的“云孤岛”,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数字化产品的使用体验;企业对安全性的顾虑。虽然很多传统行业企业已经进行了数字化转型,但是这些企业对数据上云后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对业务的影响还有顾虑,陈刚认为,这也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的阻力;运维复杂度及成本上升。相对于本地化的数据管理,云上的数据管理及云平台的运维也是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比较关心的问题。上云之后,企业也会思考到底是增加运维的复杂度,还是降低了运维的复杂度,是与运维人员的技能转型进程密切相关,陈刚认为,运维复杂度的问题企业也要考虑,需要加大对相关人员技能的培训投入。
 
综上所述,陈刚表示,现阶段,企业在上云的过程中会更多考虑选择不同云架构,使用不同的工具,以风格迥异的形式进行数字化转型。
 
同时,陈刚认为,企业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底层要解决数据标准化问题、数据权责问题、数据通道问题及数据更新问题。进而通过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保障数据质量,将数据分级、分类,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数据安全。最终,通过流程优化、场景挖掘等手段,才能利用数据赋能业务,释放数据价值。“将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创新、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陈刚强调。
 
针对于此,烽火一直以核心技术夯实数字化建设底座,整合优势技术资源,打造了一揽子数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
 
政务云赋能智慧城市大脑
 
政务云是行业云的一种,面向政府“行业”,由政府主导,企业建设运营的综合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建设资金,另一方面通过统一标准有效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互连互通、业务协同,避免产生“信息孤岛”,同时有利于推动政府大数据开发与利用。陈刚表示,政务云是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整体重塑政府管理、业务以及技术架构。
 
在搭建政务云的过程中,陈刚认为,政务云为未来数字政府提供一个底层算力支持,但是在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两点问题。
 
首先,要有整体的顶层设计的概念,按照政府未来对自身政务服务,监管等方面的需求,基于政府的业务目标及需求,制定云规划方案;其次,陈刚强调:“在政务云上,‘云’、‘数’密不可分,怎样在政务云上提供更好的数据能力,释放数据价值,进行数据治理,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