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1000家医院、80多家海外医院;500多个医院的不同课题同时在研,AI日调用率接近80%,日均服务患者10万名。而这样的成绩,是汇医慧影花了5年的时间,不断摸爬滚打换回来的。
创业五年来,汇医慧影在病种的开拓上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并且基于全流程的应用场景闭环,不断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时至今日,在市场格局日趋稳定的医学影像AI行业里,汇医慧影仍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2018年,汇医慧影就推出全球首个主动脉夹层AI自动诊断平台以及全球首个乳腺癌人工智能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让AI产品首次“走出了”影像科,开始临床科室的应用。而这股“爱折腾”的心气,在今天看来依然十分明显。
正如汇医慧影联合创始人郭娜所言,“前两年的我们,更多地是围绕CT影像的模态做文章。而从今年开始,汇医慧影在思路上的一个大转变在于,加大在X光领域的产品开发力度。”
在这样一条崭新的赛道上,近日,汇医慧影正式推出了旗下X射线骨折(手、足、尺桡、胫腓骨,髋、膝、踝、肩、肘、腕关节等)辅助检测产品。而在骨折这一场景之外,汇医慧影还推出了骨折X射线辅助诊断软件。
和前几日阿里巴巴揭晓的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一样,汇医慧影的骨折X射线辅助诊断软件是公司三年磨一剑的“心血结晶”,也是汇医慧影在新领域布局的关键一子。
面准大场景,主打差异化
汇医慧影开发出的骨折X射线辅助诊断软件,瞄准了目前医学影像AI的核心临床问题和场景。
骨折是一种高发疾病,每年发病人数不少于500万人次,而X线平片是骨折的主要检查方法,在X射线无法确诊的情况下,再进一步考虑增加CT检查,但是为了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目前临床中只有很少的比例进行CT检查。
截至2019年底,我国X线成像设备市场保有量约7万台,远高于CT(约2.5万台)和MRI(约1万台)。而且,X线成像设备是所有医疗机构必备的影像学检查设备,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科医院。
而从骨折这一场景本身的需求来看,AI产品也是“大有作为”。
郭娜向雷锋网表示,骨折类疾病诊断的急诊和夜诊占比较高,对影像学诊断时效性要求较高,任何一家医院的急诊科都需要具备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不管是哪个部位的骨折,训练有素的医生基本都能从影像中看到。但是,就像我们经常提到的“肺结节筛查”一样,医生还是会存在漏诊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