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款核心产品
微创医疗的官网显示,其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张江科学城,已上市产品300余个,覆盖心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及心律管理、骨科与软组织修复、大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与神经科学、内分泌管理等生命科技、外科及医疗机器人,泌尿、妇科、呼吸、消化,医美及康复医疗、体外诊断与影像等十大业务集群。
作为众多业务线中的一员,微创医疗机器人的应用对象,和它的名字一样——微创伤外科。
微创医疗机器人主要探索灵巧机器人、智能控制、信息传感等领域的技术,提供以腔镜手术机器人、关节手术机器人、三维电子腹腔镜为代表的多科室一体化智能微创伤手术产品。
2015年,微创医疗机器人成立,旗下有几款核心产品。
作为辅助工具,“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是由图像台车、患者手术平台、医生控制台组成的,可以为医生提供了立体真实反应解剖位置。手术器械优化人体力学,可以在狭窄空间中充分施展高灵活运动能力。
“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则是面向骨科医生的“拿不稳,截不准,看不到”等3大难题。微创医疗机器人创始人孙洪斌表示,“鸿鹄”已经获得国家批准,进入绿色通道,接下来将会扩大产品的量化生产,建立自己的全链条产品线。同时,与战略合作方扩大市场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融资30亿的故事怎么讲?
融资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所在赛道的未来想象力,医疗机器人正是如此。
据雷锋网了解,按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分类,医疗机器人可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四大类,主要用于伤病人员的手术、康复、救援和转运。
其中,手术机器人大类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矫形外科机器人系统、神经外科机器人系统、可操纵的机器人导管、及其他临床手术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包括帮助护士进行输液、配药、体检、情绪抚慰的机器人。
整体来看,康复机器人占的比重约为41%,辅助机器人为17%,手术机器人为16%。
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表示,医疗机器人是目前国内机器人市场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未来,应用机器人最多的领域或不再是汽车行业,而是医疗行业。
国内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当前,我国医疗机器人占服务机器人领域比重已经达到了约30%,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0亿美元。
另外,国内医疗机器人及其核心技术也在监管层面不断获批。
从国内看,通过CFDA认证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包括:天智航的骨科医疗机器人(2010,国内最早);安翰医疗的胶囊机器人;三坛医疗的激光定位系统;Remebot推出的“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