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霆表示,商汤科技的战略核心是围绕计算机视觉技术赋能百业,而智慧医疗的具体产物则是SenseCare® 智慧诊疗平台。
作为一款临床一体化的产品, SenseCare® 智慧诊疗平台可以落地在医院放射科或者区域IDC数据中心,在数据不出医院或数据中心的情况下,让不同临床方向的医生只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甚至平板,仅通过网络浏览器访问的情况下,使用所有医疗AI功能,以及医学影像三维后处理功能,并且让不同科室医生读取不同数据,就可以启动不同的工作流,实现赋能全院临床。
然而,这种场景的实现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如何利用AI对多模态多病种进行精准的检测、分类、分割;其次,如何在不传递原始数据的情况下,支持全院医生高并发的二维、三维分析需求。
在自研AI算法引擎的基础上,商汤SenseCare® 智慧诊疗平台相继推出了胸部CT智能分析及手术规划方案、胸部X线智能分析、心脏冠脉智能分析、骨肿瘤智能手术规划、消化道病理和TCT宫颈癌精准分析等临床辅助工具。
张少霆表示,针对区域级、城市级的智慧新基建建设,部署更偏向于SaaS平台的形式,底层可以支持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备份机制,向上则加载数据和人工智能管理功能,同时赋能区域内多家医院,实现区域内医疗智慧化升级。
张少霆:很高兴有机会跟各位汇报商汤科技在医疗方面的工作。商汤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到现在也只有五年多的历史,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商汤已经成长为人工智能领域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无论是在营收还是落地方面,都处于业内领先的位置。
很多人都问我们一个问题,“商汤”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在商朝成汤的年代,中国在全球处于领先的地位,有自己的文字。而在人工智能的纪元里面,我们能否也成为世界科技的领头羊。抱着这样的愿景,“商汤”的名字由此诞生。
商汤有底层深度学习平台Parrots、算法技术平台以及上层涉及各个行业的应用,从智慧城市、无人驾驶再到医疗,一系列的沉淀都是由技术驱动。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是因为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商汤科技”的前身,也就是汤晓鸥教授带领的香港中文大学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的技术积累。
比如,世界十大人工智能先锋实验室,汤教授的实验室是亚洲唯一入选的,其他都是一些在欧美业内非常知名的实验室。
2018年,商汤科技被科技部授予我国首个“智能视觉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也是国家第五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同年11月,汤晓鸥教授应邀出席“习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汤老师给总书记汇报的时候说到,过去我们都是谈论的基建出海,现在有没有可能“科技+基建”一起出海?
因此,我们集团业务覆盖的国家很多,以中国为核心,向日本、东南亚、中东的一系列国家都有技术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