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病毒期间,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危重症患者,这类患者在影像上经常会出现白肺,也就是肺泡大面积破损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最适用的就是高端呼吸机。
高端呼吸机在临床上,可以帮助病人无意识情况下,敏感监测肺泡部分受损或者全部受损的情况,可以根据不同肺泡的情况,协助医生直观评估肺部的可复张性以及肺复张效果,降低患者肺损伤风险。
同时,参数的精准监测、定制化的潮气量输送、根据间接测热法的营养评估,可有效避免呼吸机造成的肺损伤,改善预后,降低感染率并加快ICU流转——这些也均是面对重大卫生事件时辅助医生抢救更多生命的“关键要素”。
疫情期间,全球“呼吸机荒”最急需的就是专用级别的高端呼吸机,不光是技术壁垒,更严苛的就是生产企业有限。
在产量受限的情况下,福特、特斯拉、通用等车企纷纷跨界,快速生产呼吸机。但张朝晖表示,绝大多数生产的都是应用与急救、转运等场景的普通型呼吸机。
此外,R860本身也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方式缩减救治成本。
张朝晖说到,“新冠肺炎期间,医生都超负荷运转,R860呼吸机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自动计算出患者每天正好所需的配给能量,这种方式可以提升救治过程中ICU病床的病房周转。”
如何做到三个月下线?
一个生产线建立有着非常复杂的流程,往往要经过项目立项、生产线筹划关键指标、生产线搭建和运输、物料采购、人员招募,五个阶段性周期。
高端呼吸机的生产,则相对更加复杂。
一台高端呼吸机,包括了通风引擎、高速涡轮、电机、核心算法等多个关键部件,其中通风引擎物料就有200多个,装配步骤需要100多步,对于最终产品的精度、气密性、洁净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张朝晖表示:“为了能够加快进度,我们调动内部有经验的员工,缩短培训时间。所有人、机、料和环节都做了预案,对于容易延误或者有风险的环节,都进行了提前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R860呼吸机一直只在GE医疗美国本土工厂生产。这次无锡投产的R860,是除美国本土以外的唯一一条生产线。为了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此次呼吸机产品线的搭建,选择了复制美国生产线,物料从美国工厂现有体系调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