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改历史:白大褂与极客们的“怀才相遇”

2010年,“敢为人先”的深圳作为广东省的唯一代表入选全国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2017年,全国医联体现场推进会在深圳举行,罗湖模式向全国推广。

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圳一方面在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的智慧化水平。另一方面,把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和重心下沉到社康中心、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互联互通。

硬币的另一面是企业。如果说杭州是阿里的城市,那么深圳就是腾讯的标签,腾讯医疗产品副总裁刘羽说,“深圳一直是改革的先行者,这座城市没有太多包袱。

2018年5月底,深圳市卫健委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打造“数字健康深圳”。

以深圳为圆心,腾讯用自己的“连接能力”画了一个圈。目前,微信的电子社保卡服务已经在全国覆盖5亿参保人;过去两个月,在国家人社部的支持下,腾讯很快开通了近200个城市。电子健康卡的激活、领卡人数至少有500万,累积使用超过1000万次。“腾讯健康”小程序及微信支付入口在面向深圳2000多万市民全量开放后,也将会在郑州、延安、广州等城市开通。

在医改这个核心命题下,医疗机构和企业在这场变革浪潮中“怀才相遇”。

近日,雷锋网记者走访了深圳四家代表性的医院,希望探寻医院改革的基本脉络和方法,让医疗的“深圳样本”拥有更多参考的价值。

南山医院:深圳互联网医院的样板

先从三甲医院说起。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简称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是深圳市首家通过国家标准复评的三甲医院,是全市十七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2018年,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完成门诊量303.65万人次,出院量51119人次。

“互联网医院”是南山医院的一个标签。2019年5月,南山医院成为首批获得广东省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医院,也是首个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的三甲医院。

南山医院党委书记骆旭东向雷锋网说到,南山医院在改扩建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被当成一家医院,而是当成一个平台来建设。“就相当于建机场、高速公路,最终是什么航空公司、汽车来并不重要,而是要看老百姓需要什么。”

南山区现有PACS数据量将近500T,本地存储面临挑战。作为深圳市南山区唯一的三甲医院,从2009年开始,南山医院就建立了区域的卫生信息网络,把所有医院的信息科都“连接”在一起。

在区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南山医院和腾讯合作建立起一整套医学影像智能诊断系统,通过系统来满足医疗集团各医院间的协作服务需求。这个系统包括了规范层、存储层、服务层、系统层以及辅助层五大部分。

在存储层,南山医院使用了混合云,实现医院机房与腾讯云数据中心专线互联互通,降低整体运维成本,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IT基础资源的自由缩放。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