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安全市场为何这么发达

据数据预测,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或达到680亿元,同比增长25%。随着对网络安全的愈加重视及布局,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在此背景下,网络安全市场的两个重要细分领域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一、物联网安全市场潜力巨大

云安全涉及的范围十分宽泛,物联网正是其中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随着物联网在生产、消费、安防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渗透,物联网设备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物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带来便捷,但同时也存在风险,物联网信息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

随着应用不断加深,未来物联网市场的体量将持续扩大,物联网安全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物联网安全市场规模超88亿元,同比增长35%。随着市场持续增长,预计2019年物联网安全市场规模将近130亿元。到2021年,物联网安全市场规模将超300亿元,涨幅超五成。

二、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规模扩大

2018年,对制造、通信、能源、市政设施等关键基础领域的攻击事件频频发生,受到攻击的行业领域不断扩大,造成后果也愈加严重,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市场关注度随之提升。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推进政策的不断出台,政府及企业开始逐步重视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的投入,工业互联网市场具有较快的增长率。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规模在9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近三成。随着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重视,未来市场规模将扩大,预计2019年将近125亿元。到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规模或将达到230亿元,涨幅超35%。

三、发展趋势

(1)自主可控技术发展保卫网络空间

“十三五”时期,信息安全市场的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趋势非常明确。在技术方面,网络安全产品为了完成自主可控,必须在以下关键组成部分实现国产化替代,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

从芯片角度分析,国内的龙芯、申威、飞腾和兆芯,分别使用MIPS、Alpha、ARM和X86架构,不论是自主研发指令集和微结构,或是购买外厂商指令集授权配合自主研发的微结构并开放源码检查,都可以满足现阶段安全可控的要求。

从国产操作系统方面分析,中标麒麟、普华等国产操作系统,可以满足自主可控需求,也已经形成面向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等多类型产品,能支持X86、龙芯、申威、飞腾等CPU平台。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对于自主可控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业界已经基本具备了国产化替代国外产品的能力,应用条件已经相对成熟。可以预见的是,自主可控产品将在这样良好的条件下大力发展,真正做到保卫国家网络空间。

(2)物联网安全迎来发展机遇

据数据显示,2018年IoT设备增长迅猛,全球的设备数量已经达到70亿台。由于拥有IoT设备数量众多,且很多设备存在漏洞和弱口令,相互攻击感染问题严重,导致我国成为全球IoT攻击频发的国家,同时也是受害国(占总攻击的比例达到19.73%)。在5G及IoT领域,终端数量极其庞大,当大量的终端设备遭到入侵控制后,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DDoS攻击或进行恶意挖矿,造成物联网设备上的正常业务受到影响。

IoT的各个方向已经发展成较为独立的领域,在各个领域上安全需求有所区别。随着未来5G及IoT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其将为未来IoT安全市场带来巨大的空间。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