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微博上曝光北京多家5家五星级酒店存在卫生问题,相信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一年过去,酒店床单、浴巾是否依旧不怎么洗?“一客一换”有没有落实?这些问题依旧成谜。
当一家企业能给每一条毛巾、每一张床单都“植入”专属芯片或二维码,住店旅客通过扫码就能一键了解布草的详细材质,何时购置,洗了多少次这些信息时,便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转发,为了纪念这些年一遍遍滚过的脏床单,网友力荐这套系统在全国范围推广。
无独有偶,在一半酒吧寿命不超过5年的美国,某天一位酒吧老板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经营不下去的原因,除去经营不善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大约四分之一的酒,竟然都被酒保们“偷”了。
原来,酒保们会趁老板不在的时候偷喝酒,或者给熟人朋友免费的和超量的酒饮。针对老板的这些麻烦,这位老板改造了酒吧的酒架,并装上了一套RFID(无源的射频识别芯片)设备。
这样一来,一瓶酒在什么时候被动过,消耗了多少酒,都会被这套设备记录下来,并且和顾客的每一笔交易匹配。酒吧老板不仅可以随时用手机查询交易,也不必像从前一样时刻盯在现场。
类似这样的案例会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频繁出现在新闻中,从个例演化为媒体口中的“小趋势”,再变成我们的习以为常的生活。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愈发接近尼葛洛庞帝口中的那个“数字化生存”的社会,今天植入一片床单被罩的芯片,明天就会深深嵌入到人类社会之中。
啥是IoT?别跟老百姓整洋词儿
今年年初,当5G样机刚刚发到媒体手中的时候,只要是北京覆盖了5G信号的片区,都能看到媒体争相测试的身影。相关的报道铺天盖地,虽然能做的也只是运行speedtest跑个上下行速率,但着实让5G火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