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使用案例不断出现在运输和物流领域,从车队和货运管理到无人驾驶汽车,另一个潜在用例可能正在该领域车辆的轮子下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航运港口、机场等——也需要进行管理和监控,以确保持续可用性,更重要的是,确保安全性。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老化,这种需求变得更加重要。

 

例如,美国道路与运输建筑协会(ARTBA)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仅在美国,616087座桥梁中就有47052座被评为“结构缺陷”,需要“紧急修复”。 此外,还有235020座桥梁,有一些与它们相关的非紧急修复需求。此外,同一份报告确定了18842(三分之一)个州际公路桥梁需要修复。

 

挑战是全球性的。2018年8月,意大利热那亚的莫兰迪大桥倒塌,造成43人死亡。倒塌的原因尚未确定,但已发表的报告,如《卫报》最近的一篇报道称,莫兰迪大桥结构老化,而且受到材料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和气候对桥梁腐蚀的影响。

 

在那场灾难之后,全世界迫切需要更好地评估民用基础设施的健康状况。物联网可能被证明是这一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造和运营此类基础设施的公司开始了解物联网如何在其结构的监控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丹麦桥梁和隧道运营商Sund&Baelt的资产管理执行董事比亚恩?乔根森(bjarne jorgensen)表示,像Sund&Baelt这样的公司需要升级其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方式,而利用物联网和分析等新技术是这些升级的关键因素。他说:“我们可以看到,新的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使基于时间的维护策略转变为预测性维护成为可能,因为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资产的健康状况。”

 

比亚恩?乔根森补充说,这些技术也可以降低基础设施公司进行传统人工检查的成本和时间。他在邮件中说:“由于难以到达以及桥梁巨大的结构,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一次非常昂贵的检查方案(我们正在运营世界上第三大悬索桥)。而通过使用无人机和传感器,可以以更高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进行检查。”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