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关于物联网设备的例子
几乎所有能连接到互联网进行控制或交流信息的物理对象,都可以将其看作物联网设备。
一个能够用手机应用程序控制的灯泡是物联网设备,办公室里的运动传感器、智能恒温器或连接的路灯也是物联网设备。一些较大的物体本身可能就装有许多较小的物联网组件,例如喷气引擎装有成千上万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收集并传输数据以确保其有效运行。
物联网一词主要用于那些通常不具有互联网连接功能的设备,因此一般不将PC视为物联网设备,尽管智能手机装满了传感器,但也不是物联网设备。
物联网的历史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人们就有了在基本物体上添加传感器的想法,但是由于芯片体积太大且十分笨重,除了与互联网连接的自动售货机等一些早期项目之外,其他的进展十分缓慢。
在成为可以连接数十亿个设备且经济高效的处理器之前,需要的是价格低廉、能耗低且可以一次性使用的处理器。随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FID标签,一种可以无线通信的低功耗芯片)的采用以及宽带互联网、蜂窝网络和无线网络可用性的提高解决了部分问题。IPv6的采用也是物联网扩大规模的必要步骤。
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在1999年提出了“物联网”一词,不过该技术至少又花了十年的时间才赶上了“万物互联”这一愿景。
将人类文化的互联性(生活中的“事物”)与数字信息系统的互联性(“互联网”)整合在一起,这就是物联网。”在昂贵的设备上添加RFID标签以跟踪其位置是最早的物联网应用之一。
物联网有多大?
物联网规模越来越大,毕竟联网设备的数量比人类多多了。
IDC预测,到2025年,联网的IoT设备总数将达到416亿个,近期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也开始广泛应用。
Gartner预测,今年企业和汽车行业将占58亿台物联网设备,比2019年增长近四分之一。由于智能电表的不断推出,公用事业将是物联网的最大用户。入侵检测和网络摄像头等安全设备将是物联网设备的第二大用途。建筑自动化(如联网照明)将是增长最快的行业,其次是汽车(联网汽车)和医疗行业(慢性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