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的普及给AIoT领域带来的新希望

智慧物联网是人工智能技术与万物互联技术的融合,AIoT的概念近期很火,在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AIoT技术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据MarketsandMarkets统计报告显示,AIoT从2017年首次提出,经历短短两年时间,到2019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已达到51亿美元,预估到2024年增长至1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6%。

 
智慧物联网的目标是“万物智联”,把所有设备连接起来达到的是万物互联,单纯的万物互联意义是不大的,只有赋予其一个“大脑”,才可以真正实现万物智联,发挥出物联网的巨大价值。AI技术可以满足这一需求,AI通过分析、处理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可以对设备和用户习惯进行更准确地预测,使设备变得更加“聪明”,进而提升产品效能,丰富用户体验。
 
物联网所产生的庞杂数据经过AI有效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感知度与产品智能化,而对于AI至关重要的数据也只有IoT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通过IoT持续不断提供的海量数据可以让AI快速实现自我学习,提升自身识别能力。一方面,通过IoT万物互联的超大规模数据可以为AI的深度洞察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AI又可以通过算法加速物联网行业应用落地。当物联网技术与AI技术融合后,通过物联网产生、收集海量的数据存储于云端、边缘端,再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及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从而实现万物数据化、万物智联化。物联网的潜力将得到更进一步的释放,进而改变现有产业生态和经济格局,甚至是人类的生活模式。
 
一、AIoT的发展路径
 
正如许多新事物一样,AIoT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更变的过程,目前来看,AIoT的发展将会经历单机智能、互联智能和主动智能三个阶段。
 
1.单机智能
 
顾名思义,单机智能阶段,设备与设备之间不能发生相互联系,需要等待用户主动发起交互需求。在这种情境下,单机系统需要精确感知、识别和理解用户的各类指令,比如语音及手势等,并进行正确的决策、执行以及反馈。
 
目前,AIoT的发展正处于这一阶段。如果与手机行业进行类比的话,单机智能实现了功能机向智能机的重要转型,用户可以从按键式操作转变为通过语音等手段实现一些基础功能。但无法互联互通的智能单品只是一个个数据与服务的孤岛,远远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单机智能亟待革新。
 
2.互联智能
 
互联智能场景是指一个相互联通的产品矩阵,采用“一个大脑(云或者中控),多个终端(感知器)”的模式。互联智能打破了单品智能的孤岛效应,对智能化体验场景进行了不断升级和优化。
 
举几个实际体验中的例子,当用户在卧室对空调说“关闭客厅的窗帘”,由于空调与客厅的智能音箱中控相连接,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商量和决策,进而做出由音箱关闭客厅窗帘的动作。又或者当用户晚上在卧室对着空调说出“睡眠模式”时,不仅仅空调自动调节到适宜睡眠的温度,同时客厅的电视、音箱,以及窗帘、灯设备等都会自动进入关闭状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云端大脑,配合多个感知器的互联智能场景落地。但是互联智能不是终点,以发展的视角来看,它仍然具备进步的空间,AIoT真正的目标是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
 
3.主动智能
 
主动智能是指智能系统根据用户行为偏好、用户画像、环境等各类信息,随时待命,具有自主学习、自主适应、自主提高等能力,可主动提供适用于用户的服务,而无需等待用户提出需求。相比互联智能,主动智能真正实现了AIoT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生活带来极大改变。试想一下,伴随着清晨光线的变化,窗帘自动缓缓开启,音箱传来舒缓的起床音乐,新风系统和空调开始工作。你开始洗漱,洗漱台前的私人助手自动为你播报今日天气、穿衣建议等。洗漱完毕,早餐和咖啡已经做好。当你走出家门,家里的电器自动断电,等待你回家时再度开启。这些电影中的画面并不遥远,是AIoT主动智能发展的最终目标。AIoT将把AI与IoT各自的优势最大化地表现出来,真正做到改变我们的生活。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