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定位
要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工业园区进行升级改造,首先应当了解工业园区的建设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分析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园区建设定位。
工业园区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即以纺织、制造、服装、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以及煤炭、电力、钢铁等资源消耗型工业为主导特征的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优、安全事故无管控、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过大、配套服务不便利等问题。需以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升级优化为切入点,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视频监控、传感器、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等方式,按照通用的标准协议把相关感知端与应用系统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智能化识别、采集、定位、监控、预警和管理,创建智慧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工业园区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监管、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为园区企业营造更优质的经营环境,为园区合理布局、结构优化、产业集聚、完善配套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因此,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园区建设定位应为“安全”“绿色”“节能”“便捷”,构建物联感知、绿色低碳、智慧服务的新型工业园区,大大提升工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安全监管能力、环境保护能力、能源监控能力、配套服务能力,通过物联网+ 智慧应用对园区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园区空间升值潜力,扩大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进而大力提升园区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
总体功能架构
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园区总体功能架构自下向上分为感知层、传输层、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用户层以及标准规范、运维管理、安全管理九个部分。
(1)感知层:充分利用高清摄像头、传感器、GPS、RFID 标签以及其他类型智能终端设备,在不同的场景下感知、监测、采集、上报园区内各方面数据,供上层平台处理、分析,并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2)传输层:为打通分布在不同场景下的前端智能终端与后端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渠道而建立的多途径传输网络主要分为光纤网络、4G/WiFi 网络、NB-IoT 网络。
(3)设施层:用于构建平台运行的软硬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与相应的机房及配套条件;软件环境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等设备正常运转所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第三方软件。
(4)平台层:搭建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包含支撑服务与数据服务两类,可细分为设备管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研判分析等部分。
(5)应用层:根据工业园区建设定位,基于物联网技术定制开发安监管理、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公共管理等应用系统,今后依据园区发展稳步升级旧应用、持续拓展新应用。
(6)用户层:为园区内政府管理人员、企业工作人员、社会公众提供统一的应用展现通道,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LED 拼接大屏等终端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