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公司的收益究竟能改善多少,取决于公司如何回应物联网所揭示的经营中的问题。尽管如此,ROI仍然存在,物联网可以给部属企业带来的价值点包括:
- 降低经营成本;
- 提升利润率;
- 将业务流程化自动化;
- 提升设备运行时间与使用寿命;
- 设计新的商业模式;
- 可以落实更科学的市场策略;
- 研发高科技产品,改善供货能力;
-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用户行为信息。
例如,预测性维护可以通过减少计划外的停机时间,并以此来降低成本。或者,通过物联网的管理增加了设备运行时间。无论使用哪种方式都能促进生产和提升效率。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不同需求的客户,而新服务的交付方式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便利性,降低运营成本。新的市场策略可以打开以前无法有效解决的市场。通过物联网收集的丰富信息,关于产品和客户对这些产品的使用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新的和改进的产品,吸引更多不同的客户。
如今,物联网最引人注目的业务案例是预测性维护。自动化和工程服务提供商艾默生过程管理( 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的前任主席约翰·贝拉( John berra)解释说:“分散型和流程型制造商使用数干台发动机、水泵和压缩机。所有这些旋转设备都经常发生故障,从而中断生产、增加成本、产生不安全的因素。物联网提供了一个早期预警系统,令操作者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可以采取行动。预测智能在单个设备级别上也很有价值。物联网被用于农业设备、医疗设备等。例如,核磁共振扫描仪的停机成本是巨大的。
有了物联网,传统制造商为其业务构建服务模型的想法似乎突然间开始流行起来,物联网成为一个重要的收人增长考量因素。
物联网使向服务模式的盈利转变以及将生产环境数字化的相应能力成为可能。一个数字模型可以极大地促进服务模型的发展,而回报是巨大的。2015年,思科公司对平均市值200亿美元的制造业公司进行了一次经济分析,采用新的服务模型促进这些企业3年内的利润增长12.8%,未来10年内,其收入将增长19%。
然而,我们的调查对象很清楚自己面临的数字化挑战。当被问及未来3年哪种技术将会改变他们的管理或生产方式时,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技术分别是云计算(37%)、物联网(33%)和大数据分析(32%)。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为了提高生产质量和产量,提高矿工的安全,同时尽量降低成本,某公司启动了一项物联网技术,跟踪矿工和运输车辆的位置,监控运输车辆的状态,并实时监控瓦斯。回报是惊人的:产量从50万吨增至200万吨,公司两年内在远距离通信上节省了250万美元,矿工的安全有了实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