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减少体积
没有了实体卡,无需卡槽的支撑,在所有的硬件终端无需在预留卡槽空间,这对于设备的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物联网终端的小型设备,比如我们熟悉的智能手表、车载设备等。
2. 稳定性高
由于是嵌入芯片,因此在抗震、耐高温性上更强,具备稳定性更强,并且可以做的更好的防水性能等特点,适用于车载、环境恶劣下设备。
3. 一号多终端
传统SIM卡是在卡的生产和运营商数据的生产同时进行,即在卡生产中写入SIM卡的运营商数据(如ICCID、卡号、token、PIN等),而eSIM卡则是将硬件设备的生产与运营商数据分开的,先是将硬件设备芯片生产完毕,之后用户使用设备时通过空中写卡的方式下载运营商数据至硬件设备。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同一个硬件设备进行写入以及清除,同时还可以让不同的设备的绑定相同的号码,另硬件设备可以下载安装不同运营商的数据,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切换使用不同运营商的数据信号。
这个对于物联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硬件设备商而言不用再进行各个运营商的对接,直接具有自主选择权;对于用户而言,一个用户未来至少拥有几十款以上的硬件设备,传统的物联网卡需要多次认证、切换查看用量、切换充值等等,非常繁琐。而eSIM卡只要一个号码就可以实现用户所有设备的共享,想想也是很便利的。
4. 快速和灵活的连接
eSIM打破了设备中物理SIM卡的锁定效应。eSIM和远程配置系统允许用户远程下载和安装操作员配置文件。这种灵活的模型通过一个号码可以管理个人用户下的所有设备,当运营商的信号不好时还可以便捷切换其他运营商。
二、eSIM对于物联网的价值
Gartner曾估计,到2020年物联网的连接设备的数量将达到204亿,而相应的市场价值高达6万亿美元。而其中,eSIM卡未来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重点应用领域包括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智能家居、远程智能抄表、无线移动POS机、定位跟踪等等。有预测称,到2020年,全球将共有1.25亿eSIM连接,总价值约1740亿美元。
不仅市场前景广,eSIM对于物联网另外一层意义就是可以降低成本。
首先是电池成本,随着目前物联网芯片技术越来越小,配备了eSIM的设备变得越来越紧凑,具有更好的耐水性和耐冲击性能,从而为更好的电池留下更多的空间,电池成本的节省对物联网设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后就是连接成本的降低,因为eSIM卡可以根据网络情况随时切换运营商,而不用一个手机配备多张卡,然后购买多个流量套餐,所以连接成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前,中国移动以1000万用户作为样本计算,每个eSIM可节省4元左右成本,这无疑将加快物联网发展。
三、eSIMs将如何推动物联网革命?
面向物联网时代,eSIM价值***。 更具简单、灵活性的eSIM解决方案是推动物联网规模化的关键因素,事实上,面向物联网,eSIM还将催生新型的商业合作模式,重构多方共赢的生态圈。eSIM在物联网时代也将会带来诸多变革。
- 首先,与手机等消费电子设备可以由用户操作不同,很多物联网设备是无人值守、没有交互界面的,它们是“被动式”的,也不会“投诉”,在网络与终端,在运营商与终端设备商之间存在一个“***一公里”缝隙。
- 其次,物联网终端应用多样化,跨地域、跨运营商之间的互操作频繁(比如车联网、全球资产追踪等),如何整合“碎片”,统一“接口”,提供无缝的物联网连接服务,在eSIM时代大有空间可发挥。
- 再次,运营商的角色将会发生变化,虽然eSIMs为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带来了好处,因为这方便了各大物联网企业能够直接管理物联网设备,但它也对运营商带来了挑战,比如说失去了直接对接消费者的风险,所以运营商就需要改进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