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关于闫连山教授关于物联网专业的看法,觉得颇有同感,闫教授认为物联网专业虽然很火,但高校不能盲目跟风,物联网是否适合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还有待观望。鉴于笔者物联网专业学生的身份,以前也写过类似关于物联网专业的文章,但内容大都积极向上,多有鼓舞士气的意思。在这里我想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所见所感客观的评价一下物联网的教育现状以及用心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大学生活该怎么度过。
首先我想从院校方面谈谈物联网的教育现状,最突出的我想就是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从最初的27所首批院校到目前的200多所,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些三本院校和专科。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是目前中国教育的一大败笔,搞教育不是比谁更潮,而是要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事物运行的原理。而现在我们的高校在做什么,它们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建设新校区不断扩招壮大规模,期待着从学院升为大学的头衔。他们却没有看到新校区的孩子们像一群散养的山羊,根本没有学习氛围可言,他们费尽心思搞一些比较吸引眼球的专业诸如“物联网”,可他们却是否考虑过把自己已经开设的专业做的更好一点。虽然吐槽了这么多,可这是现在大学教育的一些基本现状,我等只能吐槽吐槽。
具体到物联网专业,我想除了那些现在大学教育存在的弊病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当众高校激烈的夺回专业设置许可后,他们就会面临物联网专业课程该怎么设置,基础和应用该有怎么的比重,而大部分老师也是临时调兵遣将从其他专业摇身一变成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讲师,他们自己也许对物联网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这是尝试新生事物的毕竟之路,这些探索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我们做了小白鼠但我们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我们的老师学了屠龙刀,却在我们面前小试牛刀。让我们觉得不太好的一面是院校的态度,我们虽然愿意作为小白鼠,但是作为实验者的高校麻烦你们看一下我们试验后的反应可以吗?
所以,我觉在现在高校的物联网教育对学生交互性不是很好,只是一味的输出,而很少问问学生怎么样,另外现行的教育体制太死板,太多的框架束缚着老师,而又没有太多的激励去鼓励老师实实在在的教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