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大数据、门店:保险&快递“三大件”假设

顺丰成立金融保险服务事业部,让不少保险人侧目。快递业每年92亿规模以上快件、数亿快递客户数据、12万线下门店等,可以成为保险业拓展增量的素材吗?
 
  顺丰说该部门主要做电网销保单(寿险、车险)专送以及相关签收和支付业务;而独立建立的“顺丰保险配送系统”,用于实现定制化运单的批量出单,运单号管理等功能。当然没有合作的保险公司,保单只能走普通快件通道。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如同三年前的支付宝。笔者与多位来自快递、 保险行业专家交流获悉,两大行业跨界合作有无限增量可能,也伴有不小挑战:
 
  如现阶段尚用快递业“保价”实现的单一日常快件赔偿盗抢、货损事故,是否可引入对风险研究更专业的保险工具?
 
  如两大行业的数据库是否可融合,为双方的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如快递业12万网点,再加上O2O便利店,苦于重资产扩展网点的保险公司,是否可通过“租用柜台”、“双方合建”等各种方式进行嫁接?
 
  ……
 
  当然,到最后当快递业已发展成为全产业链生态,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看,顺丰们数年后建立隶属于自己的自保公司,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尽管目前顺丰对包括笔者在内的媒体均强调“只做金融行业物流专家,不涉及具体金融业务”,但随着顺丰全产业链(快递、电商、冷链B2C、O2O门店等)版图扩张到位,类阿里的生态体系建成后,必然需更多“新常态”下的风险分散与矛盾化解机制。
 
  “更何况,光是现有快递和物流链上的货损、拒签等风险都还未出现规模化、高普及率的解决方案。电商生态里的很多矛盾,我们认为是可以利用金融尤其是保险工具化解的。”一位淘宝保险资深人士对笔者者称。
 
  另一面,8月国务院下发保险“新国十条”,首次提出“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概念,即要求商业保险更多承载社会治理职能,保障社会稳定,提升国民安全感。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