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是移动互联网在汽车行业的新兴应用,利用RFID、GPS、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等接入技术和网络服务支撑技术,实现人、车、路、环境之间的智能协同,电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汽车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车联网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安全性、减少了交通拥堵、油耗和环境污染,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和增强了粘性,而且还是Always On全时体验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入口场景。
车联网还B2B延伸至物流、保险和汽车后服务等,按照“卖什么”来分商业模式,有三种东西可卖:设备、服务和数据,卖数据方式最具有互联网思维,UBI保险和汽车后服务就是其中的经典应用。
羊毛出在猪身上,除了传统的向最终用户收费,未来主要还是挖掘车联网的内在价值,向物流、保险和汽车后服务等垂直领域收费,免费模式也会应运而生。
日本是全球车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汽车用户生活和习惯的影响最广泛、改造最深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日两国的车联网都会经历探索期、市场启动期、高速发展期和应用成熟期,其AMC曲线大致相同,但整体的时间节点落后日本2-3年,预计2015年将突破10%的临界点进入高速发展。
日本车联网发展概况
日本是全球车联网的先行者。
1981年本田汽车公司与日本消费电子厂商阿尔派合作共同研发,推出了世界第一款陀螺仪车载导航,并搭载在销量经久不衰的雅阁汽车上,开启了汽车电子化、娱乐化和移动互联网化之门。97年本田公司又在车载导航上,率先推出了车联网服务Internavi,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增强汽车用户的黏性。汽车巨头丰田和日产公司也相继开始自己的车联网服务G-Book和CarWings。
车联网带来了什么?
安全
据日本警察厅的统计,1995年开始日本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逐年下降,2013年下降至4,373人同比减少0.9%。车联网服务安全类的功能一般分为危险信息提供和事故紧急救援两种,危险消息提供是指通过V2X和移动互联网等,向汽车用户推送容易引发事故的危险信息,如大数据挖掘出来的事故多发地段、远程监测出来的汽车故障隐患等。
危险信息提供主要是防患于未然,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而事故紧急救援则着眼于降低事故发生后的死亡率。如丰田T-Connect车联网的紧急救援,当事故发生后,汽车用户可以通过HelpNet一键联系到后台工作人员,GPS全球定位后救护人员和警察会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当事故严重时不需要按键车联网自己就能够直接联系到后台。
减少交通拥堵、油耗和环境污染!
传统的车载导航主要是基于地图上静态的道路信息来推荐路径,这远远赶不上交通信息瞬息万变的动态变化。车联网的导航则大不相同,如本田汽车公司的Internavi 车联网可以根据全日本的VICS(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信息、本田汽车内部存储的FCD(Floating Car Data)和交通堵塞统计数据,来计算出堵塞的路径。在路线推荐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回避这些堵塞的路径,使用户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