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确实像你所说的,自2012年3月以来到今年1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35个月下降,这是历史上少有的。比如去年,我国PPI下降了1.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生活资料价格同比持平。
产生这种情况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上游能源、原材料、矿石价格下降;第二个原因是国际输入性价格下降,比如煤炭原油价格大幅波动,轻工产品比如棉花,从最高1.9万元/吨降到1.35万元/吨,幅度相当大;第三个原因是我国产能过剩。产生这些问题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调整和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带来的影响,是这“三期叠加”的结果。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四方面入手:第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调整产业结构,把长期以来以重化工业为主,以大量出口基础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作适当调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市场也发生过了巨大变化,所以我们要做产业结构调整,要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第二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制,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加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同时要加大对技术改造支持力度。第三要按中央要求压缩部分行业的严重过剩产能,在一定时间内比较好地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包括暂停批准新上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方面的产能,在建的产能也要停建或缓建,用一段时间消化过剩产能。第四就是我部一直在抓也取得很好效果的淘汰部分落后产能这项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把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上去,产业结构转变过来,为这些行业和企业新一轮发展奠定好的基础。第五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7%的GDP增长目标,对工业应该是一个考验,是一个不低的目标。
苗圩:90年代前,我们在计划经济或者说短缺经济下,只要能生产出来基本不愁销。本世纪以来,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带来了经济发展新的需求。在新一轮发展中,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地调整产业结构,再依靠过去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大量带来环境负面影响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以持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