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物联网=人类集体意识关键性飞跃?

  大约在距今七八百万年前,古猿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始祖,到现在人类发展如你我相见这般,说明“适者生存”才是对“进步”唯一的正解。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如同人类进化优胜劣汰。回想人们早期在BBS发帖跟帖,单一的功能却影射人们多样的需求,但通过二十年的发展,这些需求都分别形成了一些功能更为完善的网站,搜索引擎、新闻网站、电子商务、视频站点、交友平台等,此后造就了BAT的辉煌。
 
  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我们从自身的进化变成了通过互联网而改变自己,甚至因高科技控制我们身不由己。如此颠覆的巨变不得不让人深思接下来的我们将为谁辛苦为谁忙。但是现在绝不能说是互联网淘汰了谁,只能说是谁还没有适应互联网,所谓高科技只是我们为了改变客观世界的一种产物,而真正飞跃而上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人类力量坚不可摧,
 
  思想与身体迸发的奇迹不可估量
 
  据有关研究,早在7万年前,受到极端气候影响,地球上人类差点濒临灭绝,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有2000多人,直到石器时代初期,人类数量才重新上升,走出绝种边缘。目前地球上的66亿人口,其实全都是这2000多名人类祖先繁衍而生的,这就是伟大的人类可以从多么极端的状况发展为如今这样,正如互联网发展仅20年却到了可以改变生活甚至改变人类的境地。
 
  近期科学家们都在警示人们要小心人工智能的存在,要警惕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危险。当我们的智能产品拥有感知和想法时,也许就会陷入机器太聪明我们却无法操控的局面。人工智能,到底何方神圣?难道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真的会出现吗?
 
  人工智能主要被理解为计算机系统模仿或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能力,包括语音识别、视觉感知、做出决策和翻译语言等等。其实就是科学家仿照人脑及神经元进行复制,在超级计算机上启动模拟神经网络。但人类大脑的复杂程度是人工智能模型拍马也赶不上的。例如IBM的True North项目,为模拟人脑芯片集成了54亿个硅晶体管、4096个内核来模拟100万个神经元和2.56亿个突触,到现在依然无法应用到实际领域。但是我们愿意尝试,我们依然愿意斥巨资耗费人力和物力来突破人类进化的局限。
 
  拜科学所赐,人类从各方面都向善发展,更长寿,更聪明,更能一次次突破记录。即使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在致力于告诉机器的系统到底该做什么,但在将来一定会迸发让人激动不已的奇迹。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