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寸晶圆成物联网趋势 增产还是研发?

  8寸产能需求的热门领域包括穿戴式装置、物联网(IoT)、智能家居和4K面板等应用,这些需求将进一步带动LCD驱动芯片、电源管理(PMU)、微机电系统(MEMS)、微控制器(MCU)、指纹识别及无线通信等芯片需求持续攀升。
 
  华虹宏力范恒认为,8英寸晶圆厂的技术为特色技术或差异化技术,不同于14nm/16nm等先进技术,应用产品包括各种电源芯片、摄影/指纹识别等传感器、智能硬件中的MCU与无线通信芯片、智能卡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电源类芯片,应用产品涵盖消费类电子、通信、计算、工业、汽车等领域。其次是多种传感器产品,例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MEMS传感器,现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再次是MCU与无线通信类芯片,只要是智能产品都内置了MCU的产品。
 
  多厂订单已饱和 增产想法各有千秋
 
  在获取订单上面,目前各个厂商均是喜上眉梢。据悉,华虹宏力目前8英寸晶圆产能约12.9万片,已经满载,提供的产能涵盖智能卡芯片、MCU、功率分立器件、电源与模拟产品、无线通信产品等各领域。而联电8寸厂产能已被指纹辨识芯片、LCD驱动IC以及电源管理IC客户抢购一空。中芯国际深圳厂厂长陈进财表示,目前中芯国际8寸订单爆满,主要集中于影像传感器(CIS)、电源管理芯片(PMIC)、LCD driver等芯片,这些产品因没有太高的工艺要求,主要集中在8寸线的0.13um到0.18um制程。
 
  联电王国雍表示,联电长期以来持续关注产能扩充,而且按计划有序地进行。“我们规划产能扩充的想法并不局限于‘由最先进节点数字工艺(28nm/14nm/10nm甚至以下制程)带动’的单一模式,而是从需求面出发,完整涵盖12寸、8寸先进节点与主流节点,方法上也不排除所有的选项,包含自有产能扩充、向外策略合作或者并购等。”他说。
 
  据王国雍透露,在8寸产能方面,自从2013年联电纳入苏州和舰科技以来,持续提升和舰8寸厂的产能,从每月4.5万片拉高到今年每月6.5万片。在12寸自有产能方面,台南12A厂和新加坡12i厂持续扩充40nm、28nm产线。在12寸策略合作方面,去年第三季宣布了富士通合作案,取得三重县12寸厂的部分40nm产能。不仅如此,联电还在去年第四季度重磅宣布了厦门建厂案,参股厦门市人民政府与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合资成立之公司,于福建省厦门市新建一座12寸晶圆厂,先期将提供55nm及40nm的晶圆专工服务,规划的最高月产能为5万片。
【声明】:芜湖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相关文章